束手无计:shùshǒuwúj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同“束手无策”。清傅维鳞《明书·名臣传十八·申时行》:“即有缓急,外廷不得闻,宿卫不入,吾辈大臣束手无计。”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巩仙》:“登楼共视,则葛端繫櫺上欲解援之,则葛细不堪用力。遍索道人已杳矣。束手无计,奏之鲁王。”★02.《缀白裘.六集.卷二.倒精忠.刺字》:「孩儿非为别事,只为近日边报到来,道金兵入寇,攻破汴京,二圣被掳,朝臣束手无计。」★01.《聊斋志异.卷七.巩仙》:「登楼共视,则葛端系棂上欲解援之,则葛细不堪用力。遍索道人已杳矣。束手无计,奏之鲁王。」★释义义参「束手无策」。见「束手无策」条。典源此处所列为「束手无策」之典源,提供参考。《集异记》(据《太平广记.卷二二○.魏淑》引)大历(历)中,元察为邛州刺史。而州城将有魏淑者,肤体洪壮。年方四十,亲1>老妻少,而忽中异疾,无所酸苦,但饮食日损2>,身体日销3>耳。医生术士,拱手无措4>。寒暑未周,即如婴孩焉,不复能行坐语言。其母与妻,更相提抱。遇淑之生日,家人召僧致斋,其妻乃以钗股挟之以哺,须臾,能尽一小瓯。自是日加所食,身亦渐长,不半岁,乃复其初。察则授与故职,趋驱气力,且无少异。后十余年,扞蛮,战死于陈。(1)亲:指父母亲。(2)损:减少。(3)销:削弱。此处指缩小。(4)拱手无措:拱起手来,无计可施。拱手,双手在胸前相抱。措,措施、计策。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束手无策」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唐朝代宗时,在邛州这个地方,有个守城的将军,名叫魏淑。年纪才四十岁,身体壮硕,家中有年迈的父母和一位年轻的妻子。有一次他忽然得了一种怪病,没有任何的病痛,但在饮食方面,却吃得一天比一天少,身体也一直缩小,看了许多的医生和道士,但是大家都对这个病却只会双手抱胸,想不出一点办法。还不到一年,身体缩回像小婴儿一样,得由他母亲和妻子轮流提抱。到了他的生日时,家人请来和尚为他诵经祈福,准备了斋食,他的妻子用钗子挟着斋食一点一点地喂他,不一会儿,就能进食一小碗了。从此之后,每天的饮食量日渐增加,身体也渐渐长大,不到半年,就已经恢复他原来的样子了。后来「束手无策」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拱手无策」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面对问题时,毫无解决的办法。出现「束手无策」的书证如宋.王柏〈书先君遗独善汪公帖后〉:「今正恨襄樊失守,人物眇然,盖于安平无事时,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书证
1、事情到此地步,我束手无计。
2、后胜束手无计,只得劝王建迎降。
3、在束手无计之际才出此合法试验之下策。
4、束手无计,奏之鲁王。
5、墨家的武学大开大阖,神鬼莫测,当武技修习到至高境界时,几乎能以一人之力让一城的军吏束手无计。
6、他步入大厅,登上宝座后,环顾群臣,不禁潸然泪下,‘诸臣亦相向泣,束手无计’。
7、【出处】清?傅维鳞《明书?名臣传?申时行》:“即有缓急,外廷不得闻,宿卫不入,吾辈大臣束手无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