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阿蒙:wúxiàāmé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三国吴之名将吕蒙,后亦以讥缺少学识、文才者。《三国志·吴志·吕蒙传》“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始就学,篤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復吴下阿蒙。’”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自今观之,皆吴下阿蒙手笔也。”清沉起凤《谐铎·隔牖谈诗》:“汝吴下阿蒙,輒敢高持布鼓,过我雷门。”亦省作“吴蒙”。清黄景仁《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君去江南只半程,却过吴蒙旧乡井。”★阿蒙,指三国名将吕蒙。原习武略,后听从孙权劝说,笃学不倦,几年之后,学识英博。后以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浅陋。【造句】他如今已是闻名的学者,已非昔日的吴下阿蒙。★阿蒙,指三国名将吕蒙。原习武略,后听从孙权劝说,笃学不倦,几年之后,学识英博。见《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后以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浅陋。《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垂谓之曰:『汝器识长进,非复吴下阿蒙也。』」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常有当俭不俭,因留余幅以俟剪裁,遂不觉流为散漫者,自今观之,皆吴下阿蒙手笔也。」★修订本参考资料:阿蒙,指三国名将吕蒙。原习武略,后听从孙权劝说,笃学不倦,几年之后,学识英博。见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后以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浅陋。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垂谓之曰:汝器识长进,非复吴下阿蒙也。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常有当俭不俭,因留余幅以俟剪裁,遂不觉流为散漫者,自今观之,皆吴下阿蒙手笔也。★04.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三.词曲部.宾白》:「因留余幅,以俟剪裁,遂不觉流为散漫者,自今观之,皆吴下阿蒙手笔也。」★03.宋.陆九渊〈与包敏道书〉:「至望二贤兄,比来皆非复吴下阿蒙矣。」★02.《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德兄垂甚壮之,因共论军国大谋,言必切至。垂谓之曰:『汝器识长进,非复吴下阿蒙也。』」★01.《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吕蒙》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源)★释义指三国吴名将吕蒙。语出晋.虞溥《江表传》。后用「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刮目相看」典源晋.虞溥《江表传》(据《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吕蒙》裴松之注引)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1>上代周瑜2>,过蒙3>言议,常欲受屈。肃拊4>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单复以(卿)〔乡〕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1)鲁肃:公元173~217,字子敬,东城人。三国吴名将,个性方正严谨,富而好施,长于文章,思虑深远,有过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议结合刘备抵御曹操。辅佐周瑜大败曹军,为孙权所器重,官拜奋武校尉,转横江将军。(2)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三国吴舒人。有文武才,辅佐孙策平定江东,为吴水军都督,败曹操于赤壁,拜前将军,领南郡太守。亦称为「周郎」、「周公瑾」。(3)蒙:即吕蒙(公元178~219),字子明,富陂人。三国吴名将,曾计夺荆州、擒关羽,授南郡太守,封孱陵侯。(4)拊:音ㄈㄨˇ,抚、拍。典故说明三国吴将吕蒙本来没读什麽书,有一天吴国君主孙权把他找去,跟他说:「你现在已独当一面,承担重任了,最好增长一点学问来开拓心胸眼界。」吕蒙当场回覆孙权说:「在军中,甚为忙碌,恐怕找不到时间读书。」孙权说:「再忙,也没我忙。回去赶紧从《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和三史读起。要记住孔子也说过:『与其一天到晚都在空想,不如定下心来去好好读书。』汉光武帝在军务操劳中,仍然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何不以他们为榜样,好好勉励自己呢?」吕蒙听了以后,下定决心苦读群书。果然学识精进,甚至于连一些硕儒书生都不如他呢。后来鲁肃暂代周瑜处理军务,有一天到吕蒙驻守的营区去巡视。鲁肃本来有点轻视吕蒙,结果经过一番谈论之后,自己反倒显得见识不如吕蒙。这时候,鲁肃不禁用手拍着吕蒙的背,赞赏着说:「我原本以为老弟只会带兵打仗,今天一谈,方才知道老弟学识英博,已非当日那个粗汉子吴下阿蒙了!」吕蒙一听,立即说:「这就叫士别三日,应该刮目相待了!」后来「吴下阿蒙」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摘录出来,比喻学识浅陋的人。书证
1、你看,它最大的长四米,最小的也有一米,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虎视眈眈,如此威风凛凛,颇有王者风范,就连鲨鱼也一定视为吴下阿蒙,见一眼中华鲟也得甘拜下风了。
2、小王经过几年的磨炼,已非当初的吴下阿蒙,我们真应该对他刮目相看了。
3、从我知道原因的那时起,我已非复吴下阿蒙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我在饭桌上亦看不到以前那个狼吞虎咽的孩子了,而多了一个像爸爸一样吃饭超慢孩子。我要感谢爸爸,是他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爱”。
4、金元敏之《读裕之弟诗稿》:“吴下阿蒙非向日,新篇争遣九泉知。
5、此君三日不见,已非吴下阿蒙了。
6、我和小明分别不过两三个月,但这家伙进步很快,看他的谈吐,不复是吴下阿蒙了!
7、他日者,策蹇归来,非复吴下阿蒙弟为汉槎庆,即为世道庆矣。
8、还有46天就开学了,这个班里个个都是高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学,当效吴下阿蒙。
9、清吴下阿蒙《断袖篇?琴书》:“自某侍左右,相公未尝以疾言遽色加我,岂真我善事主人,不遭谴责哉?
10、中国许多地方也是一样,像福建晋江浙江温州等等,其地方产品都曾经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但现在地方经济和法治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自己就起来要讲究诚信,并且已经和当年之吴下阿蒙有了天壤之别。
11、肃拊蒙背日:‘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12、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3、转眼十年过去了,他进步很大,已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14、中国许多地方也是一样,像福建晋江浙江温州等等,其地方产品都曾经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但现在地方经济和法治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自己就起来要讲究诚信,并且已经和当年之吴下阿蒙有了天壤之别。 
15、你如此没有文化,简直就是一个吴下阿蒙!
16、这回,他和吕蒙谈话以后,听到吕蒙议论风生,见解精辟,十分佩服,说:“你现在的才能胆识,跟当年吴下阿蒙,大不一样了。
17、世界在变,人在变,我也早非当日吴下阿蒙。
18、以前,福建男篮都是其他队的重点拿分对象,但得到输血的福建男篮已非当年的吴下阿蒙。
19、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20、今日的杜伦尼,已非当日吴下阿蒙,不是那个打了败仗要孔代来救援的杜伦尼了。
21、现在亚洲国家已非吴下阿蒙
22、消息传到太行、太岳和延安,人们都为吴下阿蒙的杰作尽情欢呼。
23、恭喜你,以前的吴下阿蒙现在应该另眼相看了。
24、你还不知道么?小黄已升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25、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英勇无比,立下过赫赫战功,但由于没有读过书,被当时的人们戏称为"吴下阿蒙"。
26、清吴下阿蒙《断袖篇?任怀仁》:“后夜忽见形云。
27、清吴下阿蒙《断袖篇?任怀仁》:“我家明日当除服作祭,祭甚丰厚,君可随去。
28、二千年初期的游牧民族已非昔日吴下阿蒙,而是蜕化为"边疆国家"。 
29、我有点害怕去和他比赛,因为他现在不是吴下阿蒙了。
30、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1、如今的艾马尔已出道十载,早非吴下阿蒙,然而其天使般的灿烂笑容依然如故,灿烂绽放。
32、办公室的人都对我刮目相看,夸我再也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了。
33、的世界,他们双方都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34、你以前一字不识,现在你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35、如此小瞧于我,当我是吴下阿蒙吗?
36、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7、等着瞧吧,我一定会在放假的时间里,提起自己的成绩。等到读初二的时候,我再也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
38、一百七中国许多地方也是一样,像福建晋江浙江温州等等,其地方产品都曾经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但现在地方经济和法治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自己就起来要讲究诚信,并且已经和当年之吴下阿蒙有了天壤之别。
39、马湾有鬣,德小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嗟乎!非吴下阿蒙。
40、小李虽然成绩不太好,但努力后成绩大为提高,再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41、经过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姚明的技术突飞猛进,早已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了。
42、为首的一帮谋士却瞧不起吕蒙,私下里常常带有几:分轻蔑地称他为“吴下阿蒙”。
43、曾经那个破落的乞丐,如今富甲一方,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44、中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5、中国可以“强硬”,据理力争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的根源在于今天中国已非“吴下阿蒙”。
46、三个月不见他,竟然变成这个样子!果然是“吴下阿蒙”啊。
47、哈哈,你真是吴下阿蒙,不住吴下,现居吴上呀,学识才干,今非昔比呀。
48、几天来,他大量阅读史书。现在他的学识,已不再是我曾认识的那位姑若寡闻的吴下阿蒙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啊。
49、《本朝分省人物考》也说:“私居无戏言,无遽色,平生怜才仕事,任嫌任怨,凛然有古大师风节焉。清吴下阿蒙《断袖篇?琴书》:“自某侍左右,相公未尝以疾言遽色加我,岂真我善事主人,不遭谴责哉?
50、吕蒙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成语中“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非复吴下阿蒙”,指应该刮目相待
51、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2、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53、二千年初期的游牧民族已非昔日吴下阿蒙,而是蜕化为"边疆国家"。
54、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5、你的成绩已经突飞猛进,不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了。
56、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57、几天来,他大量阅读史书。现在他的学识,已不再是我曾认识的那位姑若寡闻的吴下阿蒙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啊。 
58、于是,王近山又有了新外号:吴下阿蒙。
59、虽然外表甜美可爱,但身为少主紫丞的左右手,琴瑚的能力自然并非吴下阿蒙。
60、上了大学,我感觉自己再也不能和一起的那个吴下阿蒙相比了。
61、现在亚洲国家已非吴下阿蒙。
62、气候依然即将炎热,可那个笑容灿烂、眉眼青涩的女孩却早已非吴下阿蒙。
63、垂谓之曰:“汝器识长进,非复吴下阿蒙也。
64、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5、清吴下阿蒙《断袖篇?俞大夫》:“其为孝廉时,悦一豪贵家歌儿。
66、小王虽然开始成绩不太好,但经过努力后,成绩大幅度提高,再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不已。
67、请你不要小看我,因为我不是吴下阿蒙。
68、四当他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大吃一惊,果然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现在的他已非昔日的吴下阿蒙。
69、妈妈,现在的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吴下阿蒙了,我要用有意义的行动报答你。
70、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看)”由此故事而来。
71、学有大成者,绝非吴下阿蒙。
72、国内外的生活坏境迥乎不同,可正是在这儿,当日的吴下阿蒙获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
73、刘动友善的朝他点了点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我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如果土狼敢来惹事的话,一定会让他付出承重的代价。
74、在他的调教下,学识浅薄的吴下阿蒙都能发奋读书,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终成栋梁之材。
75、士别三日,另当刮目相看,已非吴下阿蒙。
76、二百几天来,他大量阅读史书。现在他的学识,已不再是我曾认识的那位姑若寡闻的吴下阿蒙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啊。
77、你还不知道么?小黄已升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