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粥:cházhō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烧煮的浓茶。因其表皮呈稀粥之状,故称。晋傅咸《司隶校尉教》:“闻南方有蜀嫗,作茶粥卖之。”唐储光羲《吃茗粥作》诗:“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参见“粥面”。
1、茶粥茶叶6克,大米100克,先将茶叶用沸水冲泡6分钟,滤出茶汁加淘净的大米,煮成稀粥,每日吃1次。
2、【释义】即茶粥,指烧煮的浓茶。
3、晋傅咸《司隶校尉教》:“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之。
4、制作擂茶粥时,先把细茶、生姜、小葫、茴香、八角、沙仁、果皮捣烂拌匀,再把适量的田糙米和山泉水
5、唐储光羲《吃茗粥作》诗:“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6、擂茶粥??将鲜茶叶、炒花生、生姜擂烂,加入沸腾的白粥调制而成,微苦而甘,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暑、提神醒胃。
7、擂茶粥”也是一道选料上乘的“文化粥”,茶洞村民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古代“军爱民、民拥军”的故事。
8、制作擂茶粥的工具不过是砂盆(擂盆)一个,擂棍一根。
9、镇驻地茶洞圩,因历有种茶、饮茶、喝擂茶粥习惯,故名。
10、妙,太妙了!"当尝到这美味的擂茶时,同学们都大叫"妙不可言!"当然喽,茶粥是最美味的!
11、另外,茶叶、蘑菇、擂茶粥、黑糯米酒、油粘米、野生蜂蜜、香芋、西牛笋干、九龙豆腐、明迳黄花鸡、等也深得游客喜爱。茶洞擂茶粥选料有田糙米、细青茶、生姜、小葫、八角、砂仁、陈?皮、茴香、花生仁(炒熟去衣)、花生油、食盐、山泉水等。
12、打造擂茶粥系列文化品牌,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13、莓茶粥:莓茶茶水煲粥,清香爽口,营养丰富。
14、茶可入馔,制为食品。杭州有龙井虾仁,想不恶。裘盛戎曾用龙井茶包饺子,可谓别出心裁。日本有茶粥。汪曾祺 
15、其实,擂茶粥的发明,与当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16、又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蜀姥何哉!
17、揭西擂茶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渊源,陆羽《茶经》卷三“闻南方有一困蜀妪作茶粥卖”,结合河婆地名的传说,此蜀妪可能就是指何婆。
18、《养生汤酒茶粥(全彩图文典藏本)》对众多古典医著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出中医养生食疗的精华,辑录了数百个养生汤、粥、荣,酒的古方。
19、浙江多数地方尤其是浙西山区居民祖祖辈辈、从古至今都有用甜茶煮粽子、煮茶饭、煮茶粥的传统习惯。
20、英德以当地特有山水磨豆制成的九龙豆腐、肉质爽滑甘甜的英德笋、英德跑地鸡、东乡蒸肉、擂茶粥、沙河粉、沙螺都是颇具风味的小吃。
21、擂茶粥最好装于瓷盆,在半小时内食
22、《食医金鉴攻略》中的茶粥,就适于气秘者,颇有效果。
23、浙江多数地方尤其是浙西山区居民祖祖辈辈、从古至今都有用甜茶煮粽子、煮茶饭、煮茶粥的习惯。
24、当时,深圳各大小商号以及各乡的农民,也积极置办茶粥,欢迎香港工友,罗湖、南塘、水贝、黄贝岭等处的居民还将自己的房屋腾出来,给工友临时住宿。
25、擂茶粥气味芬芳,除具有食用价值外,其保健价值不可小视。
26、从此,茶洞擂茶粥就声名远播,成为云浮地区的著名美食。
27、《司隶教》曰:“闻南方有以困蜀妪作茶粥卖,为帘事打破其器具。
28、例如常吃茶粥等热烫食物的地区(日本奈良等地),胃癌的发病率较高。所以食
29、擂茶粥历史悠久,饮食文化底蕴深厚,2006年12月被云安县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2月被列为云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0、在《益世报?文学周刊》发表小说《茶粥站》,在北平《雪风》发表《评李家庄的变迁》等文章为解放区文艺作宣传。
31、第三产业中的饮食业亦极具特色,形成“杨梅坑-迳心”、“茶洞新街”两条饮食街,杨梅鸡煲、茶洞豆腐、擂茶粥等名食,为广大食客所垂爱。
32、名列“格西”行列的喇嘛,要举行粥宴,家庭有钱的由家庭出钱,家庭缺钱的请施主资助,为寺庙内喇嘛施茶粥。
33、陈?给这道食物起了名字后,还专门在村里挑选了几名年轻力壮的村民做军队的厨师,随军制作擂茶粥。
34、此种食“擂茶粥”现象较之湖南、江西、福建等省的饮“擂茶”有异曲同工之妙,成为这个地区特有的茶文化内容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