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分:yèfēn 基本解释:[midnight]夜半●详细解释:夜半。《韩非子·十过》:“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説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帝﹞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李贤注:“分犹半也。”三国魏曹植《上责躬诗表》:“昼分而食,夜分而寝。”宋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昼而访问至於日昃,夕而省览至於夜分。”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太守》:“太守独坐斋中,夜分有叩门环声。”★◎夜分yèfēn[midnight]夜半★半夜时候。《文选.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昼分而食,夜分而寝。」宋.无名氏《梅妃传》:「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
1、在20多华里的西沟峡中,天与路同宽,路与天相映,山连山重岩叠嶂,水回水素湍跌宕,莽林覆盖着群岭,山岚缠绕着秀峰,站在谷底“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其后即有谚语流传说:“目耕夜分”。
3、外周可能存在昼夜分子振荡器,但与中枢分子振荡器的关系比较复杂。
4、《春夜分韵》云:“炉烟随笔袅,帘月带花妍。
5、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落潮之前,戚家军乘夜分坐轻舟抵近横屿。
7、正巧此时四纵纵指的撤退命令下达,命令要求所有部队、机关于下午三点撤出战斗,连夜分路向东转移。
8、显胜门高达200余米,壁顶相隔仅数米,抬头仰望,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有“天下第一门”之誉。
9、十过》:“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
10、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
11、当时,一夜分为五更,亦称五夜或五鼓。
12、?仲春之月?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
13、由于谷中地势险峻,这里完好的保存着二万亩原始森林,各种树木在石缝之中顽强生长,把整个峡谷遮挡得严严实实,即使是亭午夜分,也难见曦月。
14、闭户读书至雷震不闻,婢携汤沐至并袜履而濯之,夜分咿嗯不倦,灯火燎巾帻略不自觉。
15、夜分西塞曲,蹋臂怨声多。
16、宋?吴文英?《水龙吟?夜分溪馆渔灯词》:“怕烟江渡后,桃花又汛,宫沟上,春流紧。
17、程瑶田好学深思,勤奋不已,“平居鸡鸣而起,燃灯达旦,夜分就寝,数十年如一日”。
18、汝既年小而孤,吾寡妇耳,有慈无威,使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汝自童子承袭茅土,位至方伯,岂汝身致之邪?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怒,心缘骄乐,堕于公政!”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
19、幼聪慧颖秀,深受其父宠爱,又勤奋好学,其兄?豪于声乐常常张宴杂奏伎,?却充耳不闻,每读书至夜分。
20、宋陆游《南唐书?宋齐丘传》:“?烈祖?独与齐丘议事,率至夜分。
21、万历壬辰,自好子读书遥青阁,案有《剪灯新话》一编,客过见之,不忍释手,阅至夜分始罢。金墨铜顶,上锐下圆,“塔势巍然若建瓴,晴云一抹接遥青,夕阳映作擎天柱,碧落高撑注月瓶”。
22、闻奏过多,乃至营造细小之事,出给轻微之物,一日之内,酬答百司,至乃日旰忘食,夜分未寝,动以文簿,忧劳圣躬。
23、中描述三峡的名句:“两岸连山,略无缺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想来二者也确有几分相似,当然这里只能是微缩版了。
24、明沉德符《野获编?鬼怪?穆象元判冥》:“?象元?被召为冥吏,每以夜分入幽府决事。
25、或屏左右相对谈说,至夜分不罢。
26、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27、当时的历法为太阴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一昼夜分为12时,一年分为354日。
28、日夜分,则同度量,平权衡,正钧石,角斗甬。
29、朕日旰夜分,矜一物之失所,泣辜罪己,愧三千之未措。
30、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引?,灯火荧荧,每至夜分。西南蜡染原有个更久远的传统,应从木绵织物的阑干斑布算起。
31、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崖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32、秋分到,昼夜分。祝你:烦恼被瓜分,吉祥被平分,幸福喜难分,健康要加分。分分是祝福,分分不限量。秋分快乐,心想事成。
33、宋刘克庄《赠陈起》诗:“雨檐兀坐忘春去,雪案清谈至夜分。
34、至则大喜,与宴,抵夜分,撤烛送归,解玉带赐之,官一子职方员外郎。
35、至夜分,县令唤亲随人暗地取出曹操,直至后院中审究问曰:“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
3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