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yù zān 基本解释:[jade hairpin] 用玉做成的簪子。也叫&ldquo玉搔头&rdquo●详细解释:亦作“ 玉篸 ”。1.首饰。玉制的簪子。又名玉搔头。《韩非子·内储说上》:“ 周 主亡玉簪,令吏求之。”《西京杂记》卷二:“ 武帝 过 李夫人 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 明 李爱山 《南珍珠马·闺情》套曲:“响噹噹菱花镜碎玉簪折。”2. 借指美人。 清 陈维崧 《中兴乐·秋夜》词:“分明有箇玉簪,花底暗舀新凉。”3. 比喻山峰。语出 唐 韩愈 《送桂州严大夫》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宋 范成大 《赠赵廉州》诗:“少待佳晴看山去,玉篸高插翠云丛。”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遥岑远目,戏愁供恨,玉簪螺髻。”4.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卵形或心脏形。花茎从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秋季开花,色白如玉,未开时如簪头,有芳香。栽培供观赏。 宋 陆游 《园中观草木有感》诗:“木笔枝已空,玉簪殊未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玉簪》:“玉簪处处人家栽为花草……六七月抽茎,茎上有细叶,中出花朵十数枚,长二三寸,本小末大。未开时,正如白玉搔头簪形。”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六:“但现在,只有蜷伏在 太湖 石脚的玉簪,挺着洁白的翎管。”★◎ 玉簪 yùzān[jade hairpin] 用玉做成的簪子。也叫&ldquo玉搔头&rdquo★首饰,玉制的发簪。 △玉搔头★首饰,玉制的发簪。南朝梁.刘孝威〈妾薄命〉诗:「玉簪久落鬓,罗衣长挂屏。」也称为「玉搔头」。植物名。百合科紫萼属,多年生草本。具毒性,高约一公尺。叶大,呈绿色,卵形。六、七月开白或淡紫色花,含蕊如簪头,有香味。其叶可治蛇伤,花可治喉痛。
1、昆曲六百年来,还产生了如《玉簪记》、《占花魁》、《十五贯》等不朽名作,昆曲乃名满天下。
2、《玉簪记》第十六出《弦里传情》。
3、子堂知玉簪只能回港两天,虽不舍但心甜。
4、《玉簪记》等一大批传统古装剧目,受到观众青睐,名声日隆。
5、除了动物外,还有许多酷似植物,如雨后春笋莲花蘑菇玉簪花等。
6、她惊讶地听道,有点觉得恼怒,但是被他的威严压服了,她把玉簪花拿了出去,深觉深觉得他的难于应付。
7、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簪脆。
8、阎立品代表剧目有《游龟山》、《秦雪梅》、《碧玉簪》、《西厢记》等。
9、《明宫史》中载“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
10、一日,子堂收到玉簪来信,心感愕然,难道玉簪尚在人间?
11、其余所选各剧,较罕见的珍本有:富春堂刻的《刘智远白兔记》、《岳飞破虏东窗记》、《周羽教子寻亲记》、《刘玄德三顾草庐记》、《薛平辽金貂记》、《韩朋十义记》、《刘汉卿白蛇记》、《何文秀玉钗记》、《苏英皇后鹦鹉记》、《薛仁贵跨海征东白袍记》、《韩湘子九度文公升仙记》(以上阙名)、《商辂三元记》(明沈受先)、《南调西厢记》(明崔时佩、李日华)、《韩信千金记》(明沈采)、《张巡许远双忠记》(明姚茂良)、《姜诗跃鲤记》(明陈罴斋)、《王商忠节癸灵庙玉?记》(明郑若庸)、《徐孝克孝义祝发记》、《灌园记》、《虎符记》(明张凤翼)、《管鲍分金记》(明叶良表)、《李十郎紫箫记》(明汤显祖)等22种世德堂刻的《重订拜月亭记》(元施惠)、《重订赵氏孤儿记》(阙名)、《裴度香山还带记》(明沈采)、《五伦全备忠孝记》(明邱?)、《节孝记》(明高濂)等5种继志斋刻的《重校五伦传香囊记》(明邵灿)、《吕真人黄粱梦境记》(明苏汉英)、《义侠记》、《埋剑记》、《双鱼记》(明沈?)、《玉簪记》(明高濂)等6种容与堂刻的李卓吾批评本《琵琶记》(元高明)、《幽闺记》(元施惠)、《玉合记》(明梅鼎祚)等3种吴兴闵氏、凌氏的朱墨套印本《绣襦记》(明徐霖)、《红拂记》(明张凤翼)、《牡丹亭》、《邯郸记》(明汤显祖)、《红梨记》(明徐复祚)等5种。
12、唐卢纶《陈?中丞东斋赋白玉簪》诗:“漠漠水香风颇馥,涓涓乳溜味何浓。
13、腋芽增殖扩繁是花叶玉簪品种稳定扩繁的有效手段。
14、红红火火”作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颁奖花束,由主花材月季和火龙珠、假龙头、书带草、玉簪叶和芒叶等配花配叶制作而成。
15、擅演剧有《休丁香》、《秦雪梅观画》、《玉簪记》、《双丝带》等。
16、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组缨,玉簪导。
17、他最擅长雕琢饰有水仙花纹的玉簪,据《苏州府志》载,他“造水仙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
18、上海昆剧院岳美缇和华文漪两位老师正按照传统剧目《玉簪记》中的不同行当,有针对性地向青年昆剧演员沈丰英与俞久林传授技艺。 
19、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一回:“这玉簪又气不愤,使性谤气,牵家打伙,在厨房内打小鸾,骂兰香。
20、《笑语迎春》、《玉簪花》、《掩映芙蓉面》、《福寿禄》、《蝶菊图》、《荷花翠羽》、《歌春》、《幽谷神秀》、《又唱春歌入画屏》,剪纸《八宝祥瑞图》、《二龙戏珠》等。
21、所作传奇有《玉簪记》、《节孝记》2种,均存。
22、《群音类选?〈玉簪记?词?私情〉》:“皇天在上,照证两心知,誓海盟山永不移。
23、华岳的《玉簪记》,最好看的还是《秋江》。
24、著有传奇《玉簪记》、《节孝记》两种,今存。
25、可见《玉簪记》明代诸刻本流传稀少之一斑。
26、唐曲龙山仙《玩月》诗之四:“颢魄洗烟澄碧落,桂花低拂玉簪寒。
27、清光绪年间,胡开文墨庄为文人墨客定制玉簪形制的朱砂墨。
28、洁白如玉的玉簪花,虽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火红的色彩,却有郁馥的缕缕幽香,即使花落野塘,却没有“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喟叹,而给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闲情逸致。
29、山作青螺黛,水如碧玉簪。
30、靴引髻头玉簪插,合目仰掌时甩尘。
31、《玉簪记》中《追别》一出独立发展而来的。
32、木槿的花有紫有白,紫薇的花有紫有红,美人蕉有各种颜色,玉簪花则是玉洁冰清,一片纯白。
33、宋周密《武林旧事?赏雪》:“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刘若愚《明宫史》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
34、附蝉,首施珠翠,黑介帻,组缨、玉簪导。
35、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36、明高濂《玉簪记?重效》:“翠裙摇玉响琳琅。
37、《江南曲》:“罗衣织成带,堕马碧玉簪。
38、她有点什么温柔的东西,象滋长着的温柔的玉簪花似的温柔的东西,这东西是今日化学晶的妇女们所没有的了,但是他定要诚恳地把她保护一些时日,只一些时日,直至无情的铁世界和机械化的贪婪世界把她和他自己同时压倒。
39、玉簪流落到光秃的潘家园?
40、明高濂《玉簪记?命试》:“如今眼底天涯阔,安得鱼鸿远寄笺?
41、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乌云?,玉簪斜插,好娇姹。
42、十四年,演《玉簪记》一二出。
43、《玉簪记?手谈》:“[外]仙姑手中佳扇,为何无人题写?
44、从繁殖方式、栽植方法、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玉簪的栽培技术要点。
45、所作传奇剧本有《玉簪记》《节孝记》诗文集《雅尚斋诗草》《芳芷楼词》,其养生著作《遵生八笺》是中国古代养生学的集大成之作,另有《牡丹花谱》《兰谱》传世。
46、不同遮阴度对花叶玉簪品种不定芽组培苗炼苗的营养生长有较大的影响,低遮阴度能显著增加植株的根数、根鲜重和根干重。
47、南宋临安妇女对于头饰是相当讲究的,每个妇女都坠挂耳环由于梳髻,钗儿也成了每个妇女必不可少的饰物,除了这两项基本头饰之外,还有玉簪、金钏、珠钿等饰物,这些首饰有、银、铜等金属制品,也有玉石制品,花式品种之多,无与伦比:仅钗一项,就有话头、素式、连二、连三、短钗等款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