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时:bō sh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种植。时,通“ 蒔 ”。一说,谓播种以时。《书·舜典》:“汝 后稷 ,播时百穀。”《史记·五帝本纪》:“播时百穀。”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时,读曰蒔。” 张守节 正义:“播时谓顺四时而种百穀。” 南朝 梁 萧子云 《梁三朝雅乐歌·需雅一》:“农用八政食为元,播时百穀民所天。”
1、九官十二牧:九官指《尚书?舜典》所记舜设立的九种官职,即伯禹作司空,弃为后稷,契作司徒,皋陶作士,垂为共工,益作朕虞,夔为典乐,龙为纳言,俞作秩宗。
2、禹就和伯益、后稷一起奉帝舜之命,命令诸侯百官征集民夫,展开平治水土工作。
3、张富祥:解纷排难,立一家言??评曹书杰教授《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古代文明》2007年第4期第105-108页。
4、其二曰,五帝之圣,三代之英,积德累功,乃文乃武,贤圣相承,莫过周室,名器不及后稷,追谥止于三王,此即前代之茂实,后人之龟镜也。
5、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6、比如后稷,据说后稷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儿,名姜螈。
7、而纷纷嘉种,必待后稷详明,其故何也?
8、公元前11世纪,活动于今宝鸡岐山县周原遗址附近(古称岐下)的周部落日益强大,其首领姬昌“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者,日中不暇时以待士”(《史记?周本纪》),奠定了西周建国的基础。
9、道基》:“於是后稷乃列封疆,画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
10、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日姜螈,姜?为帝喾元妃。
11、阎象进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参分天下,犹服事殷。
12、和《史记》明明说“诞弥厥月”、“居期而生子”),倒是姜?“惊其胎生如卵”才是后稷被抛弃的主要原因,因为这种现象非常罕见。
13、例如:懿王世的弁敦在“周邵宫”,宣王世的克?、寰鼎、寰盘、四十二年逑鼎和四十三年逑鼎均在“周康穆宫”,幽王世的颂壶、颂鼎又在“周康邵宫”。在《太史公自序》中,他激动地回忆了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
14、《生民》叙述后稷的母亲姜?祷神求子,后来踏了神的脚印而怀孕,生下了后稷,不敢养育,把他丢弃,后稷却历难而不死:“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15、另据明《河州志》记载和永靖民间传说:古时,永靖黄河以南地区气候凉,无夏粮。故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十六王而武始居之,十八王而康克安之。
16、而烧香蒿和动物油脂这一细节,也是后稷所创祀典的特殊之处。
17、生民如何,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时维后稷。
18、简翟因为生下了商族的始祖契,被商族的后代至少顶礼膜拜了600年;姜因为生下了周朝的始祖后稷,成为姬姓一脉永远的骄傲。
19、后来帝尧任命他为农官后稷。
20、古祭灵星以后稷配食,故又为后稷之代称。
21、《古文苑?扬雄<百官箴?大司农箴>》:“厥僚后稷,有无迁易。
22、尧封后稷于邰。
23、在殷商末期为西伯,在位五十年,“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阴行善”,招贤纳士,致使吕尚、鬻熊、辛甲等贤士来归,并先后伐犬戎、密须、黎国、?及崇侯虎,自岐下徙都于丰,作丰邑,奠定了周部族进一步壮大的雄厚的基础。
24、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⑨。
25、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26、古为有邰国之地。尧舜时代,为周始祖弃的封地,属后稷有邰氏。
27、而烧香蒿和动物油脂这一细节,恐怕也是后稷所创祀典的特殊之处。
28、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
29、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30、周从后稷到文武,积德累功世勤苦,岂知才及四代孙,心轻王业如灰土。
31、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32、后稷天下之为烈也,岂一手一足哉?
33、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别姓姬氏。封钜之后代有以祖名为氏分别姓“封”氏和“钜”氏。
34、周弃死后,被后世奉为农神后稷。
35、周本纪》叙述他的事迹说:“古公?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古公乃贬戎狄之俗”;“古公有长子曰太伯”;“古公欲立季历而传昌”;“古公卒,季历立”;“公季修古公遗道”;“(文王)追尊古公为太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