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散:zhī s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发放,散发。 宋 苏辙 《乞赈救淮南饥民状》:“窃见顷立义仓,至今已将十年,所聚粮斛,数目甚多。每遇灾伤,未尝支散一粒,民情深所不悦。”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只怕你飞花儿支散养家钱,旋风儿推转团圆磨。”《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操 军相距月餘,粮食将尽,致书於 孙策 ,借得粮米十万斛,不敷支散。”
1、1940年大旱歉收,请愿施赈救济。
2、先是海运倾覆,粮漂人亡,京师供给紧张,继而江淮风雨异常,海啸河溢,陷溺人民,哭号震野,贾三近疾书请赈救灾。
3、康熙十七年(1678年)应召进京,路过山东,看到山东旱蝗成灾,饿殍遍野,随即为民请命,报请有司施赈救济。
4、次级系统涉及到特别贷款者的贷款质量,这个系统使赊贷历史和一个首要贷款者更大的贷款违约变得薄弱。151这场风暴潮灾害和灾后赈救,也暴露了青岛在灾害预防方面薄弱和灾后赈救的一些不足,为后世以借鉴。
5、时值山东饥荒,谕告所属州县,互通有无,赈粮赈款,于市集地煮粥以济,赈救饥民630余万人。
6、他夙夜忧虑,并日而食,一边细察灾情,组织民众抗洪救灾;一边急奏朝廷开仓放粮,赈救灾民。
7、子贞多方赈救,全活者万余人。
8、陈庄目不忍睹,带头捐出奉禄,发动各界施赈救济,使数以万计灾民得以成活,后来士民立祠记念他。
9、岁俭,州有官粟数十万斛,皋欲行赈救,掾史叩头乞候上旨,皋曰:“夫人日不再食,当死,安暇禀命!
10、先是海运倾覆,粮漂人亡,京师供给紧张,继而江淮风雨异常,海啸河溢,陷溺人民,哭号震野,贾三近疾书请赈救灾。
11、这场风暴潮灾害和灾后赈救,也暴露了青岛在灾害预防方面薄弱和灾后赈救的一些不足,为后世以借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