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营私:jiǎ gōng yíng sī基本解释:●详细解释:01.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七》:「近闻李进诈传诏旨,伪作勘合,于彼召集军民,复以采天花为名,假公营私,大为军民之害。」 ★ 释义 义参「假公济私」。见「假公济私」条。典源此处所列为「假公济私」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书.卷六○.杜周传》1>其春,丞相方进2>薨3>,业上书言:「方进……专作威福,阿党4>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5>无所畏忌,欲以熏轑6>天下。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威权泰盛而不忠信,非所以安国家也。今闻方进卒病死,不以尉示天下,反复赏赐厚葬,唯陛下深思往事,以戒来今。」 〔注解〕(1) 典故或见于《后汉书.卷四六.郭陈列传.陈宠》、《后汉书.卷六三.李杜列传.李固》。(2) 方进:翟方进(?~公元前7年),字子威,汉上蔡人。少孤,从博士学《春秋》,以射策甲科为郎,永始中擢丞相,封高陵侯,兼通文法,以儒雅缘饰吏事,号为「通明相」。后因政治斗争,被成帝赐诏书自杀,諡恭。(3) 薨:音ㄏㄨㄥ,古代诸侯或大官死亡皆称为「薨」。(4) 阿党:结党徇私。阿,音ㄜ。(5) 横厉:纵横凌厉。形容气势威猛。(6) 熏轑:燻灼;威胁。轑,通「燎」。〔参考资料〕 ■《后汉书.卷四六.郭陈列传.陈宠》臣闻先王之政,赏不僭,刑不滥,与其不得已,宁僭不滥。故唐尧着典,『眚灾肆赦』;周公作戒,『勿误庶狱』;伯夷之典,『惟敬五刑,以成三德』。由此言之,圣贤之政,以刑罚为首。往者断狱严明,所以威惩奸慝,奸慝既平,必宜济之以宽。陛下即位,率由此义,数诏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执事,未悉奉承,典刑用法,犹尚深刻。断狱者急于篣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纵威福。■《后汉书.卷六三.李杜列传.李固》臣闻君不稽古,无以承天;臣不述旧,无以奉君。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尧于羹。斯所谓聿追来孝,不失臣子之节者。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离闲近戚,自隆支党。至于表举荐达,例皆门徒;及所辟召,靡非先旧。或富室财赂,或子婚属,其列在官牒者凡四十九人。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假公济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假公济私」原作「托公报私」。西汉末年,外戚专政,朝政几乎都把持在外戚的手中,皇帝形同虚设,国势动荡不安,外戚大臣之间明争暗斗,更是时有所闻。当时王莽已有谋篡汉室的野心,他暗中壮大自己的势力,并且一步步地铲除所有反对他的人。翟方进是汉成帝时的丞相,在位九年,兼通文法吏事,治国有方,得到朝野的称颂,号为「通明相」。王莽视其为眼中钉,亟欲除掉他。于是他勾结与翟方进私交甚笃的丞相议曹李寻,捏造了并未发生的天文异象,诬陷翟方进,说这是因为他身为丞相却没有善尽辅政的责任,以致人民的怨言上达天听使然。成帝未详加调查就下诏严加责备,翟方进迫于无奈,引咎自杀。朝中大权从此落入王莽手中。成帝知道翟方进的死讯后,问心有愧,便下令厚加抚恤。这个举动引来与王莽勾结的朝臣杜业的不悦,便上书进谏,说翟方进当权之时,作威作福,结党营私,排挤贤良之士,假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取个人的私利,这样的人应该严惩以儆天下,不宜赏赐厚葬。出现「假公济私」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假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取个人的私利。出现「假公济私」的书证如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书证
1、勤于进取,全词充满霸气,抒发其横厉恣肆不可一世的气概。
2、出处《汉书?杜业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
3、善今古文辞,意气横厉一世;复社领袖也。
4、有大姓与转运使有连,家僮恣横厉民,应铃笞而系之狱。
5、崔魏高山勃玄云,朔风横厉白雪纷,积水若陵寒伤人。
6、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鸣骥横厉,霜镝高?。
7、(同上,引沈德潜语);3、此文笔势峭拔,辞气横厉,寥寥短章之中,凡具四层转变,真可谓尺幅千里者矣。
8、雄飞夏口,横厉江陵。
9、元?宋景濂称其词“横厉奋发”,“真一世之雄”。
10、善今古文,文气横厉。
11、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东西民族强弱之原因,斯其一矣。
12、汉马融《广成颂》:“骁骑旁佐,轻车横厉。
13、《明史》载其“善今古文,意气横厉一世”。
14、出处《汉书?杜业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道,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
15、评论其词“横厉奋发”,“真一世之雄”(《宋学士文集?题冯子振居庸赋后》)。
16、《汉书?陈汤传》:“卒兴师奔逝,横厉乌孙,逾集都赖。
17、《后汉书?马融传》:“狗马角逐,鹰?竞?,骁骑旁佐,轻车横厉,相与陆梁,聿皇于中原。
18、(?史)(其性情强横勤于进取,全词充满霸气,抒发其横厉恣肆不可一世的气概。
19、《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飞泉以正东。
20、窃见关内侯陈汤,前使副西域都护,忿郅支之无道,闵王诛之不加,策虑?亿,义勇奋发,卒兴师奔逝,横厉乌孙,逾集都赖,屠三重城,斩郅支首,报十年之逋诛,雪边吏之宿耻,威震百蛮,武畅西海,汉元以来,征伐方外之将,未尝有也。
21、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宋书》本传说他的诗词“体物寓兴,清邃纡余,高举横厉,上下陶(渊明)、谢(灵运、胱)、韦(应物)、柳(永)之间”。
22、操方舟而?湍流兮,浮清波以横厉。
23、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
24、尤长于诗,体物寓兴,清邃纡余,高举横厉,上下陶、谢、韦、柳之间。
25、《敬告青年》:“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清徐增《而庵诗话》:“今之学诗者,病在横厉,横厉则干戈日起。
26、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欲以熏?天下。
27、刘琨《答卢谌》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厄运初遘,阳爻在六,乾象栋倾,坤仪舟覆,横厉纠纷,群妖竞逐,火燎神州,洪流华域。
28、【出处】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鸣骥横厉,霜镝高?。
29、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飞泉以正东。
30、玄云泱郁将安归兮,鹰隼横厉鸾徘徊兮”,此类悲愤激切的诗句,在当时可算是特异的存在。
31、纡馀闳肆,高举横厉。
32、又【息夫躬绝命辞】鹰隼横厉,鸾俳?兮。
33、乘舫州而湍流兮,浮清波以横厉。
34、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时罡风横厉,欲卷人掷向空中。
35、(同上书第342页)李邺嗣也称他为“梨洲先生高弟”,说在甬上证人书院中,他“身为举首,每亢首辩难,四座尽倾,发为文章,老气横厉,余尝心许夔献为足任吾道之重”。
36、《汉书?杜周传》:“?翟方进?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
37、唐卢照邻《释疾文?命曰》:“霓为裳兮羽为旗,雷为车兮电为?,??兮上驰,遥遥兮横厉。
38、《汉书?杜钦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欲以熏?天下。
39、《明史?李植江东之等传赞》:“李植、江东之诸人,风节自许,矫首抗俗,意气横厉,抵排?枉。
40、杨建华(北京市西单菜市场副总经理):《京都纪事》人物性格刻画得好,比如妹妹雅玫刁横厉害的个性与姐姐雅兰的温良软弱形成鲜明的对比,雅兰虽然也是伶牙俐齿,但比起妹妹来要稍逊一筹。窃见关内侯陈汤,前使副西域都护,忿郅支之无道,闵王诛之不加,策虑?亿,义勇奋发,卒兴师奔逝,横厉乌孙,逾集都赖,屠三重城,斩郅支首,报十年之逋诛,雪边吏之宿耻,威震百蛮,武畅西海,汉元以来,征伐方外之将,未尝有也。
41、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飞泉以正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