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老携幼:fùlǎoxiéyòu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犹言扶老携幼。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太伯传》:“邠人父子兄弟相帅,负老携幼,揭釜甑而归古公。”亦作“负老提幼”。《云笈七籤》卷十九:“当期之世,水旱蝗虫,五穀飢贵,兵革并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负老提幼,散流他方。”
1、拖男带女,扶老携幼,踏遍了平原,穿过了高山,冒起了弥漫天际的烟尘……”第六首唱出了人民的希望:“黎明一定要来,黑暗一定要过去。
2、解放前,我的家乡一遇到洪涝灾害,村民们便扶老携幼,四处逃荒。
3、一些胆小的村民们也都扶老携幼,舍弃美丽的家园,外出逃难去了。
4、据说,当时由于起事仓猝,为复明制还闹出了一些笑话,因为其时服色变易已久,一时找不到明朝的冠带,他们只好从优伶的箱子中找来戏装代替;唱道的威仪一如他日,老百姓都扶老携幼拥上街头观看,但是看见他们帽翅前后都光溜溜的没有一丝鬓发,又都忍不住掩口而笑,金王反正恰好与李成栋在广州反清复明同时,大局频为震动,“俨然有中兴光复之机”,但是,由于他们是凭一时冲动起事,没有政治上的远见和军事上的谋略,一个个都忙于贪功邀赏,九江克复后,他们未能溯江而上,控制长江上游,反而率师攻打赣州,并想拉拢守赣诸将,最后却误中了清军的缓兵之计,结果清朝的固山额真(旗主)谭泰率大军赶来,金、王二人俱兵败身死。
5、扶老携幼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
6、我平时做的梦都不变态,梦里都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救死扶伤、扶老携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7、不过这里的菜依然著名,每逢周末节日,许多市民都扶老携幼来游览,也有人把祖先灵位安放在这里供奉。
8、香主(亦称坛主,即请神儿人家的户主)在秋后冬闲请香,往往既不是因了生病遭灾而祈神还愿,亦不是为了敬祖酬神办置红白喜事,简单地说吧,就是为了一个娱乐和热闹,所以开鼓时,几面大小皮鼓一响,亲朋睦友,街坊邻人,过路的宾客,三屯五里的男男女女,皆扶老携幼赶来凑趣儿。
9、为了躲避这场灾祸,他们扶老携幼,利
10、灾民扶老携幼,仓皇西逃,在饥饿线上、死亡线上奋力挣扎的血泪史。
11、灯展期间,许多乡亲扶老携幼,驻足世界会的展场参观。
12、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
13、他们扶老携幼、拖家带口,或走陆路,或走水路,密密麻麻,无穷无竭,就像迁徙洄游的动物一样毫无反顾地向香港涌来。
14、第六十回:“却说玄德前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
15、操自乘马、张麾盖至城下、果见城门开处,百姓扶老携幼,手持白旗而出。
16、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扶老携幼,成群结队的蜂涌而来,水库周围龙头山的坡上、大坝以及通往滴水洞的土路上,都密密麻麻黑压压地站满了韶山的乡亲们。
17、两人的曲声越来越大、跑调处越来越多,隔壁老爹的锤音也越来越响、越来越密,龙行天家里最后一窝恋旧的老鼠,也扶老携幼落荒逃走了。
18、据《武林旧事》、《仁和悬志》称:“方奉时,乡民扶老携幼,焚香顶礼大士,以祝丰年,香车宝马,络绎于道,更有自远方负担而来者,名曰香客。
19、要读扶老携幼心,看女人是否恰如其分,知恩图报。
20、画展的第一天,正是当地圣人krishna god的诞辰,全国休假一天,所以当地的人皆扶老携幼和朋友同学一同来观赏师父画展。
21、唐末五代时期,中原板荡,狼烟又起,时北地民众为避兵火,扶老携幼,颠沛流离,辗转南下,寻求一方净土,詹姓子孙亦概莫能外,随之南迁,这就使得南方原本就多的詹姓家族,队伍更为庞大。
22、一百五而"扶老携幼"要建立的养老院在经济上则是由这些老人的退休金支撑,而退休金国家是有保障的。
23、他经常扶老携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4、巡视途中,居澳华民搭盖彩楼,扶老携幼,夹道欢呼。
25、人们并不知道浓重的战云正在向他们压来,值此元宵佳节,照样扶老携幼,在踏雪,在观灯。
26、里面有挚爱亲情,里面有胶漆相投,里面有扶老携幼……所有所有,浓缩着一名志愿者所有的爱与热。
27、医院门口已经是川流不息,有扶老携幼,有垂头丧气的,有行色匆匆的……当然还有满面春风的,喜气洋洋的。
28、漱芳疏陈*民聚众滋事,为饥寒所迫;又言近畿亦有流民扶老携幼,迁徙逃亡,有司监卢沟桥,阻不使北行。漱芳疏陈奸民聚众滋事,为饥寒所迫;又言近畿亦有流民扶老携幼,迁徙逃亡,有司监卢沟桥,阻不使北行。
29、而"扶老携幼"要建立的养老院在经济上则是由这些老人的退休金支撑,而退休金国家是有保障的。
30、在这个村子里每个人都扶老携幼得生活着。
31、但两观之地,皆百姓之宅,卒然迫逼,令其转移,扶老携幼,投窜无所,发剔椽瓦,呼嗟道路。
32、适逢周末,同修踊跃叁与,有的甚至扶老携幼前来捡拾垃圾。
33、日机随即狂轰滥炸屠杀人民,千千万万的工人、市民扶老携幼拥进租界,余日章一校二校和“山海工学团”的同志们都集中到三校。
34、有了粮食,有了田地,四面八方被战乱和饥饿折磨的人民必然扶老携幼投奔我们,我们能救活多少人啊!
35、被日本侵略军捣毁家园的无辜百姓被迫扶老携幼逃奔他乡。这是京沪路上的难民。
36、朱熹在赴浙西提举任上目睹台州灾民扶老携幼逃荒的惨景,遂在未入台州界便先写出了劾唐仲友的第一状,斥道:“知台州唐仲友催督税租,委是刻急……急于星火,民不聊生。
37、何小玉带着妇救会的一帮人,扶老携幼,快速转移到山上,往大山深处撤离。
38、亦作“携幼扶老”、“扶老将幼”、“携老扶幼”、“扶老携幼”、“扶老携弱”、“扶老挟稚”。
39、学雷锋,做雷锋,扶老携幼,助人为乐,已在我们的社会里慰情胜无了。
40、当代学生应该要有扶老携幼的美德。
41、这座我国目前唯一的科幻探险演映娱乐宫,里面实际是一个动感影院,观众坐在情节模拟座椅上,在5每逢画作展出,村民们就像赶集市一样,扶老携幼争相观看。
42、一百四可是他们又大多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的,身上也都带着各种各样的包袱,有些人甚至连锅碗瓢盆都带上了。
43、现在火车刚刚进站,大家快些帮助维持一下秩序,照顾好旅客……”他的话音未落,我们六个人主动找事做,有的扶老携幼,有的帮拿东西,我和另外一个同志是帮助站务员收票。
44、小红利用假期到车站学雷锋,树新风,帮助旅客倒水,扶老携幼。
45、而“扶老携幼”要建立的养老院在经济上则是由这些老人的退休金支撑,而退休金国家是有保障的。
46、大批江东楚军向铢县进兵,沿途村庄百姓惊慌,家家闭户,有的扶老携幼,向临近县城避难,而此时,项庄的主力部队距离邾县,已经不足七十里。
47、然而,我百思不得其解,那“千百为群”的麋鹿大军怎么如今只能在这片土地上挖到它们的化石了?所以一遇山外饥馑之年,逃难的人千百为群,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络绎不绝,顺着山道迤逦而来。
48、他还“开货殖之路,重抚子之身”,使外流人员“扶老携幼,归之如市”,使所治理的区域“既庶且富”。
49、它是一匹疯狂的猛兽,发起怒来,赛过千万条毒蟒,它要作浪兴波,冲破人间的堤防;于是黄河两岸,遭到可怕的灾殃:它吞食了两岸的人民,削平了数百里外的村庄,使千百万同胞扶老携幼,流亡他乡,挣扎在饥饿线上,死亡线上!在1 94 2至1 94 5年抗战最艰苦的年代,也正是刃锋同志创作最丰产的年代,出现在他的木刻画面上的人物,有码头上的搬运工,有山城轿夫,有街头小贩、乞丐和流浪者……他们都是挣扎在饥饿线上的贫苦人民,也有的是勇于和命运搏斗的战士。
50、近复有扶老携幼首向王化者。
51、旧时附近乡民视此为神石,每逢春秋佳节,扶老携幼,前来焚香膜拜,祈求平安。
52、【出处】:《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罗店镇志》:“讹传丁国恩率大兵会剿罗店,盖以吾镇贼曾踞巢穴,人人抱池鱼之虑,一时惊惶无措,各扶老携幼避匿四乡,半皆露宿。
53、商品以服饰化妆品首饰为主,且兼容青少年最新流行与欧巴桑品味。高雄人习惯扶老携幼来逛,一次买一家大小需要。
54、正月十五元宵乐,男女老少笑盈盈。品尝元宵甜在心,欢声笑语说不停。再往大街花灯赏,扶老携幼快乐行。生活丰富又多彩,幸福美满无刀兵。祝你佳节好运临,万事顺利送福音!
55、全城百姓都愿意跟刘备过江,扶老携幼,拖男带女。
56、每年立秋举行,这天,夯金寨的苗家人,换上节日的盛装,扶老携幼,邀朋结伴,兴致勃勃地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庆祝苗族人民自己传统的节日。歌圩原是一种“春秋场歌”,与壮族地区的生产季节和生活节奏有密切的关系,并与许多节日活动结合起来,成为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里举行的歌唱聚会。
57、晒谷场上扶老携幼,震天撼地的大锣大鼓,敲击牵动着山乡农民的心弦。六亿五千万人商量好了,
58、十二月五日正巧是泰皇生日,村民们扶老携幼,大老远赶来广场集合等候。
59、拾金不昧彰美德,扶老携幼显真情。见义勇为正气扬,乐善好施大爱行。人人向上志在胸,神州处处沐春风。文明共建辉煌路,万众携手高歌行。
60、战争年代,爷爷扶老携幼来到东北谋生。
61、七被日本侵略军捣毁家园的无辜百姓被迫扶老携幼逃奔他乡,这是京沪路上的难民。
62、五对于普通的上海百姓来说,这一天也只是发觉上海的治安出奇的好,平时飞扬跋扈的帮派弟子们也变得特别合葛可亲了,吃东西给钱不说,还知道主动扶老携幼了。
63、画展的第一天,正是当地圣人krishnagod的诞辰,全国休假一天,所以当地的人皆扶老携幼和朋友同学一同来观赏师父画展。
64、祖先从中原扶老携幼,长途跋涉到南方来定居时,路途上那些长亭短亭给他们带来的种种慰藉,客家人当然是不会忘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