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臣:cáo ché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管理漕运的官员。 宋 侯延庆 《退斋笔录》:“ 神宗 时,以 陕西 用兵失利,内地出令斩一漕臣。”《宋史·选举志二》:“﹝ 绍定 ﹞四年,臣僚甚言科场之弊,乞戒飭漕臣严选考官。”
1、清嘉庆重修《一统志》载:“宋乾道四年,寸金堤决,江水吃城,帅方滋使人应决虎渡堤,七年(1171年)漕臣李焘复修之。
2、二税勘合,每贯取二十钱,乾道诏旨尝减三之一,有欲增之者,应辰与两漕臣列奏,言:“勘合不以钞计,而以贯石匹两计,是阳为减而阴实增之也。
3、《宋史?选举志二》:“?绍定?四年,臣僚甚言科场之弊,乞戒饬漕臣严选考官。
4、宋侯延庆《退斋笔录》:“神宗时,以陕西用兵失利,内地出令斩一漕臣。工词,见存于《绝妙好词》有五首,《全宋词》收录九首,有今辑本《退斋词》。
5、“左承议郎冯时行免勘勒停,时行既为漕臣李?所劾,送开州治捕系且二百人,录事参军奏节谭俣当治其事,?趣具狱,俣谓人曰,三巴人常怜无贤守为治,今万幸得贤守,及挤之,何以见长老子弟,卒不肯传致。
6、勒石的时间是北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农历二月初一,作者是时任福建转运使、在北苑监制贡茶的柯适,这与宋代志书《建安志》所述相符,即“太平兴国二年,始置龙焙,造龙凤茶,漕臣柯适为之记。
7、崇祯七年,漕臣扬一鹏复议浚之,上言云:?河上自沛县李家港,下至直河口,计长二百六十里,今新挑之河,避弯取直,实二百四十里,宿迁至赵村约百二十里,赵村至峄县万家庄约九十余里,万庄至夏镇亦约九十里。
8、有漕臣刘绰者,自京西还,言在庾有出剩粮千余斛,乞付三司。
9、弼至郡,漕臣以游手易聚难散,恐为他日患,闻于朝。
10、立智理威曰:“刑部天下持平,今辇毂之下,漕臣以冤死,何以正四方乎?
11、乾道闲,漕臣冯忠嘉言?阅保甲,皆义勇民兵也。
12、为漕臣汪德辅所荐,任昌州(今四川大足)考官。
13、漕使,漕臣,管理漕运的官员。
14、《明史?张居正传》:“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
15、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款可以说是旷世绝品的新茶,把前面的大小龙凤团都给比下去了。
16、北宋崇宁四年(公园1105年),宋徽宗命江东漕臣将上清观从龙虎山迁放上清,又将倪亚市改为上清市。
17、请敕漕臣密察严劾。
18、既而漕臣囊加?、万户孙伟又言:“漕海舟疾且便。
19、已,极陈民运白粮之患,请领之漕臣,从之。
20、请饬漕臣下各省粮道,亲督州县画一编徵,尽数输纳,敢有拨兑者治罪。
21、广西窘匮,专藉盐利,漕臣尽取之,于是属邑有增价抑配之敝,诏复行钞盐,漕司拘钞钱均给所部,而钱不时至。
22、请通漕臣之计,以补州郡之有无;拘户绝之租,以广常平之储彳侍;严脏罪改正法,以惩贪黩;收外路辟阙归吏部,以杜私谒而通孤寒。北宋时贡茶生产南移到北苑,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赵炅年号,公元977年)在凤凰山设漕司行衙,置北苑御焙(官焙),派漕臣督造北苑御茶。
23、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宋真宗敕改真仙观为上清观,崇宁四年(1105年)第30代天师张继先请于朝,宋微宗命拨赐米万余斛(一斛一斗),由江东漕臣在龙虎山丈量土地重建上清观,又于政和三年(1113)将上清观升为“上清正一宫”。
24、疏言:“漕运丛弊,今漕臣库礼搜获运官使费册三十本送部。
25、漕臣督采端溪石研上焉。
26、豫章守张宗元忤桧,或中以飞语,事下漕臣张常先。
27、给度牒四百,永为籴本振济,遂移书诸路漕臣,亟救荒,且以绵、剑和籴告之,而全蜀蒙惠。
28、《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宣和庚子岁,漕臣郑公可简始创为银丝水芽。
29、“夔路漕臣李?奏劾知万州冯时行跋扈,遂起诏,狱捕系数百人。
30、秦桧以飞语伤人罪,嘱漕臣张常先陷害。
31、宪臣、漕臣、守土臣岁时为。
32、时郴、道、桂阳旱饥,徽言请于朝,不待报即谕漕臣发衡、永米以振,而以经制银市米偿之,所刺举二十人。
33、广西议更盐法,?言:“钞法之行,漕臣尝绐群商,没入其赀。
34、帝方倚其成功,寻诏两漕臣措置镇江酒税务,助其军费;又罢织御服罗,省七百万缗以助之。
35、有小吏诬告漕臣刘献盗仓粟,宰相桑哥方事聚敛,众阿其意,锻炼枉服。
36、量所用之数,责漕臣将输,而归其余于行在,钱帛亦然,恐未至于不足也。宋侯延庆《退斋笔录》:“神宗时,以陕西
37、当即会同漕臣桑格”筹画赈事,复雇船分拨扬州府、淮安府各县。
38、李盛春之去以王虎,魏允贞之去以孙朝,前漕臣李志之去亦以矿税事。
39、复降旨,都转运使不当与四路漕臣同系衔,成都、潼川两路漕臣与都转运使坐应副军支钱物愆期,各贬二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