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恐:zhèn kǒng 基本解释:[ponic-stricken] 因受惊而恐慌害怕。秦舞阳色变振恐。——《战国策·燕策》●详细解释:震惊;恐惧。《战国策·燕策三》:“ 荆軻 奉 樊於期 头函,而 秦舞阳 奉地图画,以次进至陛下。 秦舞阳 色变振恐,羣臣怪之。”《韩诗外传》卷七:“诛赏制断,无所顾问;威动天地,振恐海内。”《东周列国志》第一○七回:“将次升阶, 秦舞阳 面白如死人,似有振恐之状。”★◎ 振恐 zhènkǒng[ponic-stricken] 因受惊而恐慌害怕。秦舞阳色变振恐。——《战国策·燕策》
1、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2、酋问官长何在,振恐执礼获罪,遂前曰:“皆官长也。
3、至二世末年,形成了“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的社会危机。
4、舞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舞阳”,“倚柱而笑,箕踞而骂”,以及“秦王环柱而走”等等细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把荆轲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形象质感化地突现出来。
5、诸侯既新削罚,振恐,多怨晁错。
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7、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
8、这是一派多么庄严肃穆、声势煊赫的景象,秩序井然,尊卑分明,令人战栗振恐。
9、家振恐失宠,积极讨好秀丽,曼儿为了供楼,亦决定用食物来讨秀丽欢心。
10、《三尸中经》云:“凡至庚申日,兼夜不卧,守之,若晓体疲,小伏床数觉,莫令睡熟,此尸即不得上告天帝......经曰:三守庚申,即三尸振恐,七守庚申,三尸长绝。
11、《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
12、《史记?刺客列传》:“至阶,秦舞阳色变振恐,?臣怪之。
13、刺秦王,“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连忙解释,“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缬,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14、朱祁镇在王振的蛊惑挟持下,御驾亲征,率50万大军贸然进入大同,大同镇守太监郭敬向王振交待敌情,王振恐惧,决定班师。
15、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16、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17、封融又集群盗袭石塞城,杀镇西大将军余郁,青土振恐,人怀异议。
18、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⑦,群臣怪之。
19、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20、经曰:三守庚申,即三尸振恐;七守庚申,三尸长绝。
21、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
22、此始,魔界但闻“飞蓬”二字,无不振恐,尿者入茅,恐不敢尿。
23、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国外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24、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
25、《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
26、此始,魔界但闻“飞蓬”二字,无不振恐,尿者如厕,恐不敢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