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志:huò zh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疑心。《论语·宪问》:“夫子固有惑志於 公伯寮 。” 朱熹 集注:“言其有疑於 寮 之言也。”2. 惑乱之心。 汉 班固 《东都赋》:“今将语子以 建武 之治, 永平 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疑惑、怀疑的心意。《论语.宪问》:「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文选.班固.东都赋》:「今将语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
1、如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奸,乘机而动,私恩害公,惑志乱国。
2、惑志谶纬大帝始,石印朱书喜泐铭,孙绳祖武独此尔。
3、必谓古无是说,亦无是理,固儒者之迂谈;必谓今之术士能得其传,亦世俗之惑志。
4、公苟有惑志,何名知己,”益讲说不少懈。
5、《声无哀乐论》:“妙音感人,犹美色惑志,耽盘荒酒,易以丧业。
6、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7、试自简点: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杯;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岐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
8、明隆庆之际,文笔峰遭受风雨摧剥,以致“科目郁滞,髦惑志焉”;后知县刘弘道捐金倡导重修。
9、但一念未瞥,使百年活计萦怀,眼下虚名惑志,吾恐天真日漓,负美才好志不浅也。
10、《东都赋》:“今将语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
11、『36』公伯寮□子路於李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12、如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私恩害公,惑志乱国。
13、每至异道诸惑志所。
14、其于荡心侈目、惑志害性者,罔不扫除;清心寡欲、省缘薄费者,奉以周旋焉……殿庐之侧,明窗户为游息之所,欣然摭前说,榜曰损斋。
15、下面说:“今将语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开始对后汉王朝功业、礼制的铺叙。
16、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17、尝与同舍生出游,入神祠,睹棒印女子塑容端丽,有惑志焉。
18、妙音感人,犹美色惑志。
19、戒酒色:好酒易败德,好色易惑志,好酒好色者,事业不可成也,必严禁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