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展一筹:mò zhǎn yī chó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同“ 一筹莫展 ”。 明 张居正 《与王鉴川计四事四要书》:“本兵错愕惶惑,莫展一筹。”《明史·冯元飇传》:“ 元飇 身膺特简,莫展一筹……是使悮国之臣生死皆得志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勒 保 经略半载,莫展一筹。”★比喻毫无办法。《群音类选.窃符记.忌见侯王》:「多君不鄙频加厚,早难道莫展一筹,若得符兵权唾手。」也作「一筹莫展」。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毫无办法。群音类选˙窃符记˙忌见侯王:多君不鄙频加厚,早难道莫展一筹,若得符兵权唾手。亦作一筹莫展。 ★02.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嘉庆川湖陕靖寇记四》:「勒保经略半载,莫展一筹。」★01.明.张居正〈与王监川计四事四要书〉:「本兵错愕惶惑,莫展一筹……此仆所以日夜兢兢,不遑宁处者也。」★ 释义 义参「一筹莫展」。见「一筹莫展」条。典源此处所列为「一筹莫展」之典源,提供参考。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传.蔡幼学》陛下欲尽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亲、任贤、宽民,而其本莫先于讲学。比年小人谋倾君子,为安靖和平之说以排之。故大臣当兴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当效忠而以忤1>旨摈弃2>,其极至于九重3>深拱4>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自非圣学日新,求贤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1) 忤:违逆、不顺从。(2) 摈弃:遗弃。摈,音ㄅ|ㄣˋ。(3) 九重:指帝王。(4) 深拱:无为而治。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一筹莫展」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一筹莫展」原作「一筹不吐」。蔡幼学是宋朝瑞安人,孝宗乾道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宁宗即位时,下诏徵求直言,蔡幼学即上奏,提到为君之道有三:事亲、任贤、宽民,其中任贤是很重要的,他说到「前些年,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挤,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反而被认为是制造事端,而不敢有所动作。与皇上亲近的臣子本应效忠,但却因忠言直谏违逆皇上,而遭到遗弃。情势演变到最后,皇上于是变得毫无作为,朝廷之中纵使有许多王公大臣,却也不见有人提供一点计策」。后来「一筹莫展」这句成语,就从《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传.蔡幼学》文中的「一筹不吐」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毫无办法。书证

1、将略兵韬深复密,对君莫展一筹开。

2、〖出处〗明?张居正《与王鉴川计四事四要书》:“本兵错愕惶惑,莫展一筹。

3、亦作【莫展一筹】(蔡东藩《清史演义?第四十四回》):“勒保经略半载,‘莫展一筹’,惟汇报各路情形,按旬入告。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