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捣:yèdǎ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犹夜袭。《宋史·宗泽传》:“金人既败,乃留兵分屯。泽遣壮士夜擣其军,破三十餘砦。”
1、游击罗定国使侦丰城,还报:“请率死士夜捣之,官兵外应,可一举灭。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边人的习俗,因而寒砧上的捣衣之声便成了离愁别恨的象征。
2、⑵寒砧:寒夜捣帛声。
3、14日,数万东京市民在机械工人山本悬藏(后来加入了日本共产党,并担任了领导工作)的领导下,不顾政府当局的强暴干涉,在日比谷公园集会,并举行了轰轰烈烈的示威游行,与警察进行了搏斗,被警察驱散的群众,在当日深夜捣毁了银座和日本桥。
4、寒砧:寒夜捣帛声。
5、《捣衣篇》:“晓吹?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6、哈思木乘风雪之夜捣毁了羊舍的门窗,并嫁祸于阿斯哈勒。
7、唐李白《捣衣篇》:“晓吹?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8、宋人贺铸《夜捣衣》词:“马上少年今健否?
9、于是昼扬兵,夜捣垒,贼不得息,气益老。
10、然而夜晚自有月光可以利用,思妇还舍不得休息,于是又将大石板擦拭干净,连夜捣衣,准备捎给戍边的良人。
11、东壁谁家夜捣砧。
12、闰三月,元军押送宋帝及太后北行至瓜洲,李庭芝、姜才率兵4万夜捣瓜洲,欲夺两宫,激战三时,元军拥帝避去。
13、北宋词人贺铸也有一首词描写妇女月夜捣衣的情形:“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
14、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⑵寒砧:寒夜捣帛声。
15、这首《捣练子》词,通过思妇相思难寐,彻夜捣衣的情节,来表现思妇对征人刻骨思念的主题。
16、初,车驾再出,执礼与宗室子?、诸将吴革等谋集兵夺万胜门,夜捣金帅帐,迎二帝以归。
17、作者在这首仅有二十七个字的小令中,着力表现秋夜捣练声给一个因孤独苦闷而彻夜难眠者带来的内心感受,含而不露地传达了一种难言的心理隐秘与情绪气氛。
18、夜捣其砦,所得财物尽散士卒,无纤毫入私家。
19、此曲写因秋夜捣衣声而引发的离愁,将捣衣声与“愁人”、“离情”联系起来,别具意境。
20、裴照办,日夜捣药不止。
21、一定是黑夜捣的乱
22、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
23、夜息,夜里见有玉兔待玉杵臼相助夜捣,“雪光辉室,可鉴毫芒”,此与古代流传的月中有玉兔捣药的传说相合,故词中引用,以蓝桥神仙窟代指蟾宫月窟。
24、泽遣壮士夜捣其军,破三十余砦。
25、天亮后,兴化城的百姓才发觉戚家军昨夜捣毁林墩倭巢,纷纷出城迎接,备酒慰劳。
26、裴航捣药时昼作夜息,夜里见有玉兔待玉杵臼相助夜捣,”雪光辉室,可鉴毫芒“,此与古代流传的月中有玉兔捣药的传说相合,故词中引用,以蓝桥神仙窟代指蟾宫月窟。
27、复侦知巴、巫接界贼匪屯聚,月夜捣其巢穴,擒斩之,均下部议叙。
28、寒砧,古代妇女每于秋夜捣衣,故称寒砧。
29、古时常秋夜捣衣,诗词中多借以写妇女思念丈夫的愁怨。
30、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砧(珍zhēn)??捣衣石。
31、这里的“收锦字”和“夜捣衣”很有典型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