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损:yì sǔ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谦逊;谦让。《晏子春秋·杂上二五》:“﹝御者﹞妻曰:‘……今子长八尺,迺为人僕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 周 承之弊,故大国方五百里,所以崇宠诸侯而自抑损也。” 宋 苏轼 《赐皇叔改封徐王颢上表辞免册礼允诏》:“既殿文邦,宜膺盛礼,而抑损之志,逡巡不居。”2. 限制;减省。《汉书·谷永传》:“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毋听后宫之请謁。”《新唐书·岑文本传》:“ 魏王 泰 有宠,侈第舍,冠诸王。 文本 上疏,劝崇节俭,陈嫡庶分,宜有抑损。”《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光宅元年》:“中宫威权太重,宜稍抑损。”3. 贬低;贬损。《三国志·魏志·卫臻传》:“时羣臣并颂 魏 德,多抑损前朝。 臻 独明禪授之义,称扬 汉 美。” 孙中山 《檀香山兴中会成立宣言》:“盖我 中华 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皆由内外隔絶,上下之情罔通;国体抑损而不知,子民受制而无告。”

1、故宠者则骄矜而遇害,疏者则抑损而获全。

2、侍中宋?以其权宠太盛,恐非久安之道,屡奏请稍抑损之。

3、岂宜冲让以自抑损邪!

4、宋曾巩《与杜相公书》:“阁下以旧相之重,元老之尊,而猥自抑损,加礼於草茆之中,孤茕之际。

5、④抑损:谦虚退让。

6、今岁以来,颇有灾异,正当寅畏天命,深自抑损,岂可于此时乃以虚名为累。

7、《三国志?魏志?卫臻传》:“时?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

8、《汉书?谷永传》:“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

9、清王韬《代上冯太守书》:“向来中国之为商者,官从而抑损之;今中国之为商者,官从而翼护之。

10、杨?注:“虽无刑戮之耻,而后世亦抑损卑下,无以光荣也。

11、虽友爱天至,而抑损阴氏,不假以权势”(见《资治通鉴》卷四十五)。

12、曙方严简重,有大臣体,居官深自抑损。

13、自下:谦虚抑损:谦逊,抑制(自己的骄态)。

14、’”明张居正《答奉常陆五台论治体用刚书》:“欲以抑损主威,摇乱朝政,故不得不重处一二人,以定国是。

15、今闻名者已有人,内连外结,恃阁臣弹压抑损之,而阁臣辄阿谀自溺其职,可为寒心。

16、’其后,夫自抑损。

17、」其后夫自抑损。

18、世基知帝恶数闻之,后有告败者,乃抑损表状,不以实闻。

19、宋苏轼《赐皇叔改封徐王颢上表辞免册礼允诏》:“既殿文邦,宜膺盛礼,而抑损之志,逡巡不居。

20、时郡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

21、昌言强力尚气概,当官无所顾避,所至以威断立名,虽屡经摈斥,未尝少自抑损。

22、’若不抑损权盛,将无以全其身矣。

23、贞观之初,时方克壮,抑损嗜欲,躬行节俭,内外康宁,遂臻至治。

24、而“抑损表状”,就是更进了一步。

25、其后夫自抑损④。

26、加又抑损服章,降其品秩。

27、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

28、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

29、其探摘伪行,抑损虚名,则周之单襄,无以尚也…….。

30、其后,夫自抑损。

31、曾密谏高宗:中宫(指武后)权重,宜稍抑损。

32、文本上疏,劝崇节俭,陈嫡庶分,宜有抑损。

33、张柬之、敬晖等?看形势不妙,遂数劝中宗杀掉武三思,中宗不听;要求“抑损其禄位”,中宗也不听。

34、《汉书?谷永传》:“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毋听后宫之请谒。

35、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

36、先生以先朝为鉴,上书力谏,以为:“先朝悖逆庶人以爱女骄盈而及祸,新都、宜城以庶孽抑损而获全。

image.png

37、迁兵部侍郎兼权给事中兼侍读,升给事中,上疏请抑损戚里恩泽以慰天下士大夫。”“盗贼日甚,郡县多没,世基知帝恶数闻之,后有告败者,乃抑损表状,不以实闻。

38、《汉》中亦有“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的话。。人自抑损,以塞咎戒,则天道亏满,鬼神福谦矣。

39、曙居官深自抑损,方严简重,但性好佛教。

40、汉荀悦《汉纪?惠帝纪》:“周承之弊,故大国方五百里,所以崇宠诸侯而自抑损也。

41、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