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阁:lónggé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有飞檐的楼阁。唐谢偃《听歌赋》:“登龙阁而骋目,临曲池而游眄。”唐皮日休《初夏游楞伽精舍》诗:“霜毫一道人,引我登龙阁。”2.即龙图阁。宋梅尧臣《较艺将毕和禹玉》:“龙阁凤池人渐隔,犹因朝謁望鼇宫。”参见“龙图阁”。3.见“龙图阁学士”。

1、在盘龙阁下庵池塘旁的广场上,至今还完好地保存有一个清光绪年间普宁涂洋村人献的镇宫宝物,是二人多高空腹的外面铸有龙凤、花草、文字,玲珑奇巧的“盘龙阁寺万年宝鼎”,俗称三层大肚的焚纸钱的大铁炉,也叫三脚鼎。景区内有多姿多彩的峻岭奇峰,变幻无穷的云雾缭绕,清幽秀洁的飞瀑清泉,神秘莫测的悬崖古洞,茂密繁盛的山林竹木,是一处玲珑奇巧的天然盆景;有攀树纵岩的嬉戏猴群,成双成对的结伴鸳鸯,展翅纷飞的各种水鸟,畅游碧水的多种鱼类,树丛里百鸟啼鸣的欢歌笑语随时可闻,是一种名不虚传的风景动物园;有迷存千古的巴人悬棺、船棺、古寨,是一种珍贵的历史遗迹。

2、张断云笔名天明,字野风,玄龙阁主。

3、三年,进秩兵部,为龙阁待制。

4、从西面玉带桥上山,沿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为三皇观、回龙阁、木牌坊(“云台胜境”坊)、木廊亭、石华表、三合门、阎罗十殿、券拱门、青龙白虎殿、降魔殿(拱宸楼)、朝经阙与藏经楼、钟鼓楼、香亭、玄天宫(真武殿)。

5、东路有回龙阁、灵源洞、喝水岩、龙头泉、白猿峡、水云亭、听水斋、甘露松等25景。

6、于是,洪濑天香康宫境、后?境在踩街时,就出现抬着龙阁(又名蜈蚣阁)逡巡,它表达的意思就是祈盼年年风调雨顺,人们祥和安康;并盼望人们像睡龙觉醒一样,人们要团结起来,积极向上,努力奋斗,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

7、神秘组织潜龙阁首脑,智计、胆识兼具的不凡人物,城府深不可测,暗中推波助澜天子之争,双边算计,分别以姬昌和隐侯身分游走其中,让人摸不清其意图为何,是天子传奇剧中最大的阴谋家。

8、,晁端礼《永遇乐》:“龙阁先芬凤毛荣继,当世英妙。

image.png

9、根据保存在这里的《惠来县正堂告示》的石碑记载,盘龙阁最初建为讲堂,宣讲《圣谕广训》,后为道教场所。

10、《洞冥记》卷三(《增订汉魏丛书》四)「天汉二年,帝升苍龙阁,思仙术,召诸方士言,远国遐方之士。

11、崖边有仿古建筑望龙阁,可登高鸟瞰汾河二库及卧龙岗景色。

12、刘晓林自署玉龙阁主、九天居士。

13、,晁端礼《永遇乐》:“龙阁先芬凤毛荣继,当世英妙。但柳永《永遇乐》云:“熏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

14、天龙阁建在二龙山之巅,伴其左右有六合塔、笑佛、雄狮巡山等景点,登上“天龙阁”,二龙山景区便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15、云台观现存明清古建筑有:玄天宫、三皇观、城隍殿、慈航阁、青龙殿、白虎殿、十殿、九间房、灵官殿、降魔殿、藏经阁、梓潼殿、茅庵殿(供奉开山祖师赵法应)、香亭、木牌坊、钟楼、鼓楼、回龙阁、长廊亭、石华表、券洞门、三合门、三天门、玉带桥等。

16、以塔为中心的保圣寺塔园占地4700多平方米,四周砌以256米的围墙,出入口建起了门厅,院内建有六角亭及云龙阁,作为游人休憩场所。

image.png

17、黄龙阁的山门依然,那擎天柱般的山碑高耸入云,向世人昭示着其高仰及不容侵犯的一派之尊。

18、红莲教除主殿轩辕殿外还设了几个分阁:左翼烛龙阁、右翼赤火阁、谋划厉风阁、情报善听阁以及后来新增的白虎阁。

19、天汉二年,帝升苍龙阁,思仙术,召诸方士言远国遐方之事。

20、龙阁先芬,凤毛荣继,当世英妙。

21、最早专唱西皮整本大戏的仅有《青石岭》、《祭风台》、《西川图》、《木门道》、《彩楼配》、《回龙阁》、《天门阵》、《阴阳镜》、《花田错》、《双江宴》、《胭脂褶》、《双玉镯》、《铁弓缘》和《春秋配》等十四种。

22、盘龙阁所在之地山回路转,群峰环抱,气势磅礴,风景幽雅。

23、庙对面南堡高阜建有“观龙阁”一座。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