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兵必胜:āibīngbìshèng基本解释:[anarmyburningwithrighteousindignationisboundtowin]两军对垒,受压迫、处境绝望而悲愤反抗的一方必能获胜●详细解释:《老子》:“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任继愈注:“哀,沉痛,悲愤。”后遂谓因受压而悲愤的一方,定能克敌制胜。《解放日报》1946.11.3:“正由于哀兵必胜,骄兵必败,涟水城郊就成为蒋军的坟墓。”★◎哀兵必胜āibīng-bìshèng[anarmyburningwithrighteousindignationisboundtowin]两军对垒,受压迫、处境绝望而悲愤反抗的一方必能获胜★语本《老子.第六九章》:「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指受压迫的一方,因怀有悲愤的情绪,必能克敌制胜。如:「中国在对日抗战中取得胜利,再一次证明了哀兵必胜的道理。」★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老子˙第六十九章: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指受压迫的一方,因怀有悲愤的情绪,必能克敌制胜。如:中国在对日抗战中取得胜利,再一次证明了哀兵必胜的道理。
1、项羽在进军途中,项羽不听范增规劝,竟决定先北上钜鹿,大战章邯为叔父报仇,但上将军宋义为私利,坚拒出兵,项羽怒杀宋义,夺其帅印,下令军士打破釜锅、凿沉渡舟,只准带备三日粮草,要活命就要奋勇杀敌,在哀兵必胜下,以弱胜强,大败秦军,打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破釜沉舟」战役,名动天下,亦令项羽的自负性格推向极端,誓要英雄造时势!
2、究其原因,德国队主教练福格茨赛前的一句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压力在英格兰一边,哀兵必胜。
3、面对西方某些人的恶意贬低和中伤,中国人将牢记“知耻近乎勇”、“哀兵必胜”的古训,努力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包括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加沉潜奋发,
4、面对局势彭德怀反复告诫部下不能骄傲,一遍一遍地讲“骄兵必败、哀兵必胜”的道理。
5、所谓哀兵必胜,把陶冶逼到这份上,现在陶冶也没有想到还能活着出去,不破釜沉舟,拼死一搏,古语云“兔急咬人”。
6、旧情,又说哀兵必胜之理,劝齐国退兵。
7、难道像有些牧民说的那样,狼的哭腔,是专为把人畜哭毛哭慌,搅得人毛骨悚然,让人不战自败?草原狼莫非还懂得哀兵必胜、或是精神恐吓的战略思想?
8、老弱幸存者,全被卖为奴隶(迦太基共和国的结局凄惨而悲壮,使我们不愉快的证明“哀兵必胜”这句话不是绝对的,它只是格言,不是定律,而历史上偏偏有太多的格言)。
9、哀兵必胜,何况是已经有所觉悟的一行人,所有人都望着他们的精神领袖,狂傲的雄狮莫汉,只觉得胸膛鼓荡不停,脑中微微有晕眩感,牙关紧咬,不吐不快。
10、静静的调息了一下用去的能量,对着萝丝吩咐吧,月雅明白,如果这个时候上了总队长的话,哀兵必胜,更何况浮竹就会加入战圈,那个时候芷若晗就好办了。
11、从军事上看,“后发制人”可以激励士气,形成“敌忾同仇”的战斗情绪,体现了我国古代“哀兵必胜”的军事思想。
12、这场战争旷日持久,居然把奄奄一息的齐国给生生逼成了一副哀兵必胜的气象。
13、也许是哀兵必胜,也许是被吊死的父王真的会保佑他,一条骑枪左戳右刺,敌军东倒西歪。
14、哀兵必胜,侵略者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15、或许是哀兵必胜,银河虽然损失了徐明这员大将,但在客场依旧发挥出色,干净利落地以12:4再下一城,率先晋级下一轮。
16、‘哀兵必胜’,且杜远追杀不成,心必焦躁,此时回而杀之,杜远必措手不及!
17、而且哀兵必胜,绝境求生的共和国军凶猛顽强的攻势已让帝国军疲于应对。
18、一百五愤怒的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胜利,真是哀兵必胜啊!
19、因此,必须运用“哀兵必胜”的道理,提出“哀而动人”的罢工口号。
20、云:哀兵必胜。
21、第三,直播这个噱头后防守方更是不会甘心失败,所谓“哀兵必胜”。
22、赛后,中国队教练金志扬表示,中国队此役是哀兵必胜,胜在“敢”字当头,“快”字当先,坚决走边。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称之为“哀兵必胜”,那么之后的所向披靡不得不说是橄榄球史上的一个传奇故事。
23、然而,哀兵必胜。
24、正是所谓哀兵必胜,蜀军怀着悲愤的情绪,所向无敌,一下子就打到了秭归地界。
25、中国人说“哀兵必胜”,苻登和姚苌两支哀兵相遇,这胜败已经不能用常理来判断了。
26、切忌激烈地争论——如果你想理解别人哀兵必胜说的话,那么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与别人激烈地争论就会成为一大障碍。
27、先送上礼物,再叙述齐鲁旧情,又说哀兵必胜之理,劝齐国退兵。
28、在《决战中原》中玩家郡王能下达论功行赏、一鼓作气、坚壁清野、国仇家恨、唇亡齿寒、同仇敌慨、卧薪尝胆、哀兵必胜、破釜沉舟等多种势力指令协助势力取得战争胜利,弱小的势力面对强大的敌人都有一拼之力,爆发最后的反扑。
29、哀兵必胜,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30、当此之时,女篮姑娘们在总结时,一是要有勇气面对现实;二是要实事求是;三是要有哀兵必胜的决心。
31、所谓哀兵必胜,吉隆队一鼓作气冲向小早川秀明队伍,家臣汤浅隆贞斩杀小早川秀明,秀明队伍失去主将,军心大乱,向后方溃逃。
32、历史说明,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33、我们这支弱旅众志成城,硬是打败了强劲的对手,真应了那句话哀兵必胜。
34、项羽在进军途中,项羽不听范增规劝,竟决定先北上巨鹿,大战章邯为叔父报仇,但上将军宋义为私利,坚拒出兵,项羽怒杀宋义,夺其帅印,下令军士打破釜锅、凿沉渡舟,只准带备三日粮草,要活命就要奋勇杀敌,在哀兵必胜下,以弱胜强,大败秦军,打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破釜沉舟」战役,名动天下,亦令项羽的自负性格推向极端,誓要英雄造时势!
35、哀兵必胜,天祚帝20万军队,面对着一群不要命的“疯子”。
36、看着满城的残阳,老人感叹道:这真是多难兴邦,哀兵必胜啊!
37、尽管胡秉宸多次对吴为控诉白帆对他的残酷折磨,但一旦和吴为结了婚,白帆就成了一个战败者,“哀兵必胜”,胡秉宸难免不又想起她的种种好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