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lí yuán hóng 基本解释:北洋政府总统。湖北黄陂人。曾任湖北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多次镇压革命党人。武昌起义后,被推为军政府鄂军大都督。后当选为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1914年任参政院议长。袁世凯死后,他继任大总统,与国务总理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被张勋驱走。1922年在直系扶持下,复任总统。次年又被直系驱走。后在天津病死。●详细解释:北洋政府总统。湖北黄陂人。曾任湖北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多次镇压革命党人。武昌起义后,被推为军政府鄂军大都督。后当选为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1914年任参政院议长。袁世凯死后,他继任大总统,与国务总理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被张勋驱走。1922年在直系扶持下,复任总统。次年又被直系驱走。后在天津病死。★黎元洪(1864年-1928年),字宋卿,湖北武汉黄陂县人,中国同盟会会长,北洋政府大总统。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入海军服役。1894年,参加中日甲午海战。战后投靠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袁世凯死后,由副总统继任总统。1911年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革命党人迫黎元洪就任都督,决定废“宣统”年号,用黄帝纪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1916年6月29日,黎元洪宣布遵行《临时约法》,恢复国会,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1922年,他在直系军阀支持下复任总统。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为脑溢血在天津去世。

1、府院之争指民国五至六年(1916年至1917年)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权力斗争。

2、墓庭北面的“檗荫楼”为双层楼,半圆窗门、深阔台廊、是罗马建筑风格,堂内悬有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于五年九月题褒的“急公好义”留金石刻匾额。

3、时湖北军政府成立不久,黎元洪有意留之,郭婉言谢绝。

4、后被协统黎元洪侦知,杨王鹏被撤差,李玉如被开除军职。

5、戕害约法,解散国会,民国已遭到严重破坏,如今有一个宽仁谨厚的黎元洪担任国家元首,有一个正直不阿的段祺瑞主持内阁,又有国民党和进步党共处国会,宪政实现已依依在望,全国上下对此表示了一致的乐观。

6、之间又产生了严重分歧,史称“府院之争”,即总统黎元洪和段祺瑞之争。

7、1917年7月,张勋复辟,黎元洪进入外国使馆。

8、11月2日,她又奉黎元洪之命返回九江请援兵。

9、1913年夏,他与詹大悲、宁调元等共商讨袁事宜,被黎元洪发觉,下令通缉,逃回湖南。

10、1923年,黎元洪任国民总统,余洪元领衔赴京举行助赈公演。

11、刘士毅从日回国,被黎元洪委派为陆军部咨议官。

12、上斩获金奖,民国总统黎元洪亲笔为其题词??“材美工巧,尽态极妍”。

13、翻开张裕的题词簿,往昔那些政要的题词比比皆是,黎元洪题“酝酿太和”,袁世凯题“瀛洲玉醴”,宋子文题“芳冽驰誉”等,都不失文雅。

14、29日,继任大总统黎元洪宣布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15、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复辟称帝,黎宗岳在武汉集合同志,组织“共和军”,准备北伐讨袁,计议甫定,因监制炸弹失事,不幸炸伤,经抢救无效,逝年39岁,数日后,袁世凯垮台,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特对黎宗岳从优褒恤,表彰其同建共和之功,各省志士纷纷致电哀悼。

16、1907年,因病由协统黎元洪、标统曾广大保释就医。

17、当时胡适住在黎元洪的旧宅,很多人都知道,暴春霆就试探性的去胡府打听。

18、而裴高才先生的传记文学作品《田长霖传奇》、《首义都督黎元洪》等代表作,在全球华人社会产生的影响,此次绣梓的《理学双凤.程颢程颐》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19、孙中山亲书挽辞“黄胄光荣”、前总统黎元洪也书写“邦家之光”的大幅横额、云南回教俱进会敬“中国有人”巨型木质漆金匾额,配联“天地四方,有志有士;勋名万里,无古无今”。

20、7月,张勋复辟,黎元洪进入日本使馆。

21、黎元洪的秘书长特撰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贯休赋诗《献钱尚父》一首,里面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22、同时派人劝黎元洪“奉还大政”。

23、随着黎元洪与段祺瑞的府院之争,以及后来的复辟之役,那些执政者逐渐对帝制余孽宽容包庇,最后竟取消了通缉令。

24、黎元洪求救于长江巡阅使张勋,张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

25、没有回到湖北;他们驳斥了黎元洪的通电,说事实恰恰与黎的通电所言相反,张改任都督府高等顾问后,听说少数军人动乱,即奔走各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没有酿成巨祸。

26、1923年6月直系军阀把黎元洪逼下台。

27、黎元洪题赠“赤手回澜”匾额。

28、袁世凯死后,黎元洪这位“亲王”便于1916年6月7日由副总统升为大总统。

29、各省督军和代表一致赞成段内阁外交政策,并在写有“赞成总理外交政策”的纸上签了名,给黎元洪施压。

30、1916年6月袁世凯死,黎元洪继任总统,北京政府内发生“府院之争”。

31、吴兆麟提议由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担任都督,立宪派一致拥戴,部分革命党人也因为黄兴、宋教仁不在武昌,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被害,孙武被炸伤,蒋翊武被迫逃跑,没有更好的人选表示同意,因此会议通过了以黎元洪为都督,汤化龙为民政总长(一说为总参议)。

32、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

33、孙中山当时建立了联合政府。起义军推选了47岁又矮又胖的黎元洪(1864-1928)作为他们的临时总统。

34、8月,助黎元洪、袁世凯杀张振武、方维。

35、2月20日南京临时参议院举黎元洪为副总统。

36、黎元洪劝张入京就职,张亦慨然允诺,束装启程,于民国元年8月8日抵达北京。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