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乃:yǐnǎi 基本解释:[soon]副词。旋即,不久已乃发前兵。——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已乃劝输巨室。已乃分城而守。●详细解释:◎已乃yǐnǎi[soon]副词。旋即,不久已乃发前兵。——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已乃劝输巨室。已乃分城而守。

1、以期会出勒骑射鼓之,驷铁乘黄不介而驰磬控若翼纵送若组习坐作易旌旗铸于将冶佛郎,将试八阵六花,日讨军实而训之已乃赧然叹曰:孔子至于卫,曰军旅之事,末之学也。

2、方整阵欲战,阿里趣令左旋,已乃遁去。

3、但赴美旅费多,生活费高,省府补助有限,乃于当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致函黄山县临时参议会,请求从地方款项提助法币一百六十万元(相当于美金一千元),熟料临参会竞以“本县财政奇绌力有不足,复请鉴谅”等语拒之,临参会不念大局,漠视人才,引起舆论指责,不得已乃召会复议,批示补助一百万元,但事过境迁,法币贬值已无补于事。

4、汝翼不之觉,已乃皇遽遁入成都。

5、不得已乃举债以得《录鬼簿》,却无能并获《玉簪记》了。

6、初徙廉,再徙永,已乃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居?其便。

7、时外人均未之觉,仅见某者仰身后退半步,世讽复又拉回,轻握其手,笑谓幸教,并荐某留任,已乃坚辞。

8、《绝交书》:“不孝所喜者年兄已乃心王室,意在见功,事篾不济。

9、而恰恰不是儒家所说的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乃至舍身取义、杀身成仁。

10、潜知民不愿出榜,县门已乃徒之乡落,各三日无应者,遂撤榜付吏,不放一钱,司农开封,各遣其属来验封,皆如初条例,司劾以沮格,潜知不免移疾,竟去。

11、行总必先至学官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

12、每年送夏迎秋时节,寺庙择日举办“跳神”会,远近藏民都要到塔公参观。二十年,大司徒戴涉坐所举人盗金下狱,帝以三公参职,不得已乃策免融。

13、已乃索笔书几上相酬答,烛见跋⑤不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