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竖:nèish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宫内小臣。《周礼·天官·序官》:“内竖倍寺人之数。”郑玄注:“竖,未冠者之官名。”《周礼·天官·内竖》:“内竖掌内外之通令。”《礼记·文王世子》:“﹝文王﹞鷄初鸣而衣服,至於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2.亦作“内竪”。指宦官。《后汉书·梁商传》:“检御门族,未曾以权盛干法。而性慎弱无威断,颇溺於内竖。”《北史·乐运传》:“大尊比来一入后宫,数日不出。所须闻奏,多附内竪。”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倩霞》:“共选艷女三十人,各出一掌于穴外,而全身悉隐障中,使内竖导林入。”★见内竖。

1、厅内竖放三张长桌,差不多占满大厅的大半空间,桌上摆满丰盛的食物,而且都用细镂精美花纹的银盘盛放

2、内竖正堂,四扇三间,茶厨厕圈俱备。

3、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

4、四周墙内竖落地木柱各四根,直通楼顶,撑起整体屋架。

5、《周礼?天官?内竖》:“内竖掌内外之通令。

6、室内竖管用衬里软管

7、帝愠曰:“用一内竖,何遽危天下,谁主此奏者?

8、炉膛为长方体形,钢锭在炉内竖放。

9、内竖省等于唐宫的锦衣卫府,管理皇室的卫队和兵器总库。

10、14言时、王之内竖至、亟携哈曼、赴以斯帖所备之宴。

11、帝数使小内竖诣言所,言负气岸,奴视之;嵩必延坐,亲纳金钱袖中。

12、校内竖有陶行知先生雕像。

13、西碑亭内竖立四块烈士纪念碑。

14、训既秉权衡,即谋诛内竖。

15、两年之后,维罗纳牧师会在大教堂内竖了一块纪念碑。

16、而性慎弱无威断,颇溺于内竖。

17、双圣庙内竖立的两块墓碑,碑高均为0.8米,宽约0.3米。

18、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亭内竖碑,螭首龟跌,无字。

19、中宫内竖,分布州郡,横兴事役,竞造奸利。

20、1980年,乐诚堂按原貌复建,大楼内竖胡元?坐像一尊。

21、初授户部主事,时武皇帝好游娱,而内竖刘瑾日导上居豹房,设皇店以为乐。

22、内竖掌内、外之通令,凡小事。

23、亭内竖立着“白沙堰”石碑。

24、内竖:负责内外通令的僮仆。

25、碑亭内竖有明代洪武、宣德御碑各一通。

26、为王室服务的内廷事务官,有三公之佐的三少(少师、少傅、少保),有道、辅、弼、承四辅,有膳夫、缀衣、小臣、寺人、内竖、阍者、门尹、司王宥、火师、水师、大酋、太仆、御、右、萃车、趣马、师氏、虎资、舆人、医、艺人、隶人、太子宫尹等。

27、楼内竖圣号碑,上刻“大明”“光宗贞皇帝之陵”。张力增加,肌纤维呈微细收缩,皮肤内竖毛肌收缩。

28、苗族还为了赶鬼,祈求吉祥,往往还兴还“牛愿”、“傩愿”、“猪愿”等以酬神,如还“牛愿”,即在院内竖一“将军柱”,把牛拴在柱上,由还愿的亲见属组成杀牛枪手。

29、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6米多。

30、在寺内竖立着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的雕像,以纪念他于1616年和1618年两次游历了黄山。

31、园内竖立“还我河山”碑一座。

32、堤之两端本有纪念亭,内竖“李公堤”碑。

33、在墓地与日月石牌坊之间,有一亭子,亭内竖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殷比干莫”四个大字,相传为孔子挥剑所刻,被世人尊为“天下第一碑”。

34、楼内竖墓碑一块,上书正楷大字“恭睿献皇帝之陵”。

35、殿内竖立一座平面石板雕??扬枝观音圣像碑。

36、俟诛内竖,即兼图注。

37、呈微细收缩,皮肤内竖毛肌收缩。

38、李贽在《史纲评要》中指出“高力士真忠臣也,谁谓阉宦无人。尊称内官、内臣、中官、中贵;卑称内竖、阉宦、太监、阉人。

39、认养者享有在绿地内竖立标志牌权和绿地命名权。

40、主要业绩:发明了“墙内竖向综合排放管道”。

41、殿左侧方丈院内竖立石幢两座。

42、亭内竖立一块心形残碑,上刻“殷比干莫”,落款“宣圣真笔”,为乾隆皇帝所书。

43、小二平方内竖的两数和分别有64与66,与“小的和数”±1。

44、亭内竖放着两厚本电话簿,还有记事的小木板桌。

45、宝福境内竖文官一尊,头戴魁甲,高2.6米,围长2米。

46、关内竖有碑碣八座。”内竖梁行进曰:“陛下冠服,不异神仙。

47、亭内竖一碑,高165厘米,宽82厘米。

48、楼内竖圣号碑,上刻“大明”“武宗毅皇帝之陵”。

49、《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内竖依凭切,凶门责望轻。

50、坛内竖明代“孔圣弦诵图”石碑。

51、中院墓亭内竖一高3.8米的透雕木碑。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