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衡:shuǐ hé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古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简称。 汉武帝 元鼎 二年所置,至 隋 始废。掌皇家 上林苑 ,兼管税收、铸钱。《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诸池苑,故称水衡。”2. 泛指管理水利之官。《后汉书·张衡传》:“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李贤 注:“水衡,官名,主水官也。” 宋 苏轼 《送王伯敭守虢》诗:“归来只作水衡卿,我欲携壶就君饮。” 明 吴本泰 《帝京篇》:“军需飞檄催,水衡仰屋嘆。” 清 魏源 《畿辅河渠议》:“故曰:与治 黄河 小异而大同,敢以质司水衡之君子。”3. 水衡钱的简称。 清 黄遵宪 《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沉文肃公祠》诗:“侧闻近者议输币,乃竭水衡倾铜山。”4. 方言。指古代关津置于水中的衡木。5. 井星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乾象·水衡》:“天皇会通,井为水衡。”★古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简称『武帝元鼎二年所置,至隋始废。掌皇家上林苑,兼管税收﹑铸钱。

1、元鼎四年废除赤仄钱,又收回郡国铸币权,指派上林三官(汉代负责办理铸币事项的均输、钟官、辨铜三位大臣的合称,皆属水衡都尉,而水衡设在上林苑)独家铸造发行新五铢钱,称“上林三官五铢”或“三官钱”,也有称“上林钱”的(图3-2)。

2、《汉书?宣帝纪》:“?本始?二年春,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

3、《后汉书?百官志三》:“孝武帝初置水衡都尉,秩比二千石,别主上林苑有离宫燕休之处。

4、元帝纪》:“诏罢黄门乘舆狗马,水衡禁囿……严?池田假与贫民。

5、水衡都尉茂自见名臣子孙,兄弟并立,不甚诎事两甄。

6、水衡都尉的属官,掌辨别铜的品种,并与钟官同管铸钱之事。

7、遂令户部“致水衡钱”拨款祭葬。

8、《汉书?宣帝纪》载: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正月,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第二年又“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

9、汉武帝实行货币专铸政策,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令丞负责在京师铸造五铢钱,其中钟官主铸造,辨铜主检验成色,技巧主刻范,所铸货币轮廓较深,文字有小篆气韵,是当时全国通

10、南朝陈徐陵《中妇织流黄》诗:“欲知夫?处,今督水衡钱。

11、明崇祯七年(1634)春天,袁可立卒,帝令户部“致水衡钱”,御祭葬并修“袁尚书大石坊”。

12、而“半残棋局空留恨”,“处处漏危传饷绌,借来无数水衡钱”则又道出明军出辽塞而钱粮军饷不足,士卒军力未备的事实以及兵败城失的千古遗恨。

13、明崇祯六年(1633)冬天,袁可立卒,七年春,皇帝令工部“致水衡钱”,御祭御葬并修“袁尚书大石坊”两座,是时袁可立官衔尚为“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于是坊额如故。

14、种树新移彭泽柳,买山旧赐水衡钱。

15、《思玄赋》:“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16、大伯祖父伯,受儒学,以“沈湎于酒”谏成帝,官至水衡都尉,二伯祖父?,博学,官至右曹中郎将,曾与刘向校理秘书。

17、久之,人对曰:「钱衡水盗水衡钱。

18、昭帝时,迁中郎将、水衡都尉。

19、即今花木不足道,县官犹给水衡钱。

20、《旧唐书?卢怀慎传》:“水衡无贯朽之蓄,京庾阙流衍之储。

21、自注:“此乐府铸钟?之官,非水衡掌铸钱之钟官也。

22、孝元帝奉承大业,温恭少欲,都内钱四十万万,水衡钱二十五万万,少府钱十八万万,都内、水衡、少府即三官钱,皆天子之私藏也。

23、宋颜太初《咏许希》:“仍给水衡钱,国西命立祠。

24、水衡算金钱,桥陵方告期。

25、公元1586年(明万历十四年)考取进士,任工部主事七年,主持过三项大的工程,节制谨严,不让当事人从中谋私利,其中节省水衡钱数万,升任浙江参议,主督漕运。

26、神道碑》:“予之司空致水衡钱,徐议易其名者。

27、范阳卢思道是其舅子,尝赠诗云:“水衡称逸人,潘杨有世亲,形骸预冠盖,心思出风尘。

28、裴?集解引《汉书百官表》:“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属官有上林均输、钟官、辨铜令。

29、予之司空致水衡钱,徐议易其名者。

30、友芝在一篇文中说:“庚辛以降,海波方扬,水衡告匮,半壁东南,无宁日”。

31、宋朝颜太初《咏许希》:“仍给水衡钱,国西命立祠。

image.png

32、清秦松龄《满目》诗:“薄海?供金革费,?公莫滥水衡钱。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