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tāo guā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敛藏光采。 汉 孔融 《离合作郡姓名字诗》:“玟璇隐曜,美玉韜光。” 唐 韩偓 《元夜即席》诗:“桂兔韜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2. 比喻隐藏声名才华。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圣人韜光,贤人遯世。”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学 子陵 遁跡在 严滩 ,似 吕望 韜光在 渭川 。”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韜光里巷,处之怡然。”3. 唐 代名僧, 蜀 人,能诗,住 杭州 灵隐寺 ,与郡守 白居易 为诗友。 穆宗 长庆 年间,于 灵隐山 西北 巢枸坞 筑寺,后人名之 韬光寺 ,亦省称 韬光 。 清 周準 《宿灵隐寺梵香阁晓起眺望》诗:“行当访 韜光 ,直上松云顶。” 张昭汉 《绝句十二首和先君韵》之四:“竹杖芒鞋任所适,朝游 灵隐 暮 韜光 。”★比喻人隐藏才能而不外露。 【造句】王老先生年高德劭,尤其深谙韬光之道,因此得到大家的敬重。 ★藏匿光芒。比喻人隐藏才能而不外露。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

1、日没入地,光明受损,前途不明,环境困难,宜遵时养晦,坚守正道,外愚内慧,韬光养晦。

2、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这类古训俗语常用来告诫人,要警惕环境险恶,人心叵测,要韬光养晦,不露锋芒,不动声色。

3、幼慕真风,白云上真引之入道,遂居于昆仑山烟霞洞,韬光晦迹,又徙居代州五台山紫府洞天。

4、郑韬光(861-940),字龙府,洛京清河人也。

5、共生奇观,有如韬光隐晦的智者,掩藏于遮天蔽日的原始林海中。

6、在文中,鲁迅自称“会稽后学”,高度赞扬曹植甫:“幼承义方,长怀大愿,秉性宽厚,立行贞明,躬居山曲,设校授徒,专心一志,启迪后进,或有未谛,循循诱之,历久不渝,惠流遐迩,又不泥古,为学日新,作时世之前驱,与童冠而俱迈,爱使旧乡丕变,日见昭明,君子自强,永无意必,而韬光巷里,处之怡然,此岂轻才小惠之徒所能至哉。

7、锋芒必露,韬光晦迹,额古纳河兄弟;我欲执掌王旗,策马扬鞭千里。

8、大道广为流传而个人则韬光隐居,道德盛行于世而个人则藏誉匿耀不处其名;纯朴而又平常,竟跟愚狂的人一样;削除形迹捐弃权势,不求取功名。

9、至有韬光混迹,驾景登晨。

10、本书将古人如何运用计谋用兵、经商、谋权、发迹的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从“隐辱忍痛、韬光养晦”、“觊觎权柄、问鼎君位”、“罪责自己、收揽人心”、“纵横捭?、相益相损”、“栽赃嫁祸、离间中伤”、“宽猛相济、平衡牵制”、“揣情摩意、试探人心”、“功成身退、自我保全”等方面做了较全面的介绍。

11、小王几年来韬光养晦,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12、今天的中国,是否应仍然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答案只能从中国本身的历史和现实的具体条件中来寻找,而不是仅仅根据一些事件或者人的主观想法加以臆断。本文试图通过历史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及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方法,从多层面、多角度把“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同中国外交实际相结合,以期更深刻的领会其本质,使其显示出更加绵远悠长的生命力。

13、冷御秋便韬光养晦,还拜了把兄弟。

14、韬光》:“是以古之有德者,韬迹隐智,以密其外。

15、陈韬光男,1936年出生,山东莱芜人。

16、只是伏流亲贞却很疑惑,一向奉行韬光养晦理念低调了这许多年的秦守正为何突然一反常态,他故意唆使手下挑头闹事到底意在何为。

17、咨尔李公乃朕圣母孝穆皇太后之父,韬光岭海,笃行乡邦,久著贤称,丕膺景右,是生圣母配我先皇,诞育眇躬君临天下,顾发祥之有,自可恩礼之无申,兹特追封尔为推诚宣力武臣、持进光禄大夫、柱国、庆元伯,谥端僖,立祠致祭,用昭积累之厚,允慝慰报之情。

18、它能使人在藏精蓄锐,韬光养晦中扭转窘境,打开光明之路。

19、不觉神游到灵隐,对湖观日上韬光。

20、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21、他离开政界后,便韬光养晦,蜇伏多时,最近又有重新参政之意。

22、张韬光的部将车奉朝因病滞留天竺。

23、谈到隐没于世,时逢昏暗不必韬光便已自隐。

24、当然,韬光养晦,也还要有所作为。

25、做人做事低调,韬光养晦。

26、王莽四处施好,韬光隐晦,终于换得了人心,换来了众朝臣的支持,使得自己权倾朝野,上下为敬。

27、圆瑛(1878?1953年)法号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

28、他勤奋睿智韬光养略胸有千壑思维目光敏锐雄才将略思维敏捷彼夷所思只可景仰仰慕不可靠近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敬业严谨踏实勤奋克己奉公锐意改革革新进取,记得从我刚刚2岁半时孩提懵懂记事的时候,我的爸爸每月缴纳可能是5元钱把我送到他工作的单位银川十中的幼儿园抚养教育,每天用自行车载带着我接送一趟使我有机会每天近距离观赏到雄伟磅礴雄浑壮观擎天高耸如云的庄严壮丽绚丽美幻的完美无缺新奇靓丽玲珑无憾的缀满尊贵精美剔透的清脆悦耳作响的铜制铃铛的八面体浑圆的圆柱体的鬼斧神工巧夺天工的银川市承天寺塔(西塔),我中午不回家就躺在幼儿园班设置的崭新的新配置刷着碧绿湖色油漆的精美剔透可爱的小木床上躺在焕发出清新洁净气息的极为洁雅靓丽绚烂整洁的被褥枕头上午睡,窗明几净窗外的曼妙明媚阳光和煦温馨普照,他中午是要回家吃饭休息一小会,他从来都是异常严谨认真勤奋踏实睿智谨慎一丝不苟的,从来不迟到早退,早晨不到7点就骑着他那辆崭新绚丽靓丽的飞鸽牌自行车去单位上班,中午躺在床上看完一章节“镜花缘传奇”“封神演义”之类的小说轻微打个小盹不到1点40分又骑车出发上班去了;那半年在银川十中幼儿园接受启蒙教育绮梦的岁月真正是我绚丽缤纷美好人生的享乐时光!

29、以五月的“典藏特辑”闪亮登场,再经历了六月七月“别册”试刊时期的韬光隐晦,《听动漫》创刊号终于将在八月正式亮相了!

30、二兄醉别,而予入韬光,问钱岳阳先辈之目眚(46),乐游者三日。

31、其幽斗处曰韬光,在巢沟坞内。

32、针对新的国际局势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的新的国际战略策略思想。

33、韬光养晦,是一种隐藏才知,不露真心,蛰收锋芒,待时而动的谋略。

34、皇帝与樱瑶,她本是大家闺秀,却因家族利益步入后宫,本是一颗七窍玲珑心,在庭院深深中了慢慢学会了如何韬光隐晦,她的丈夫是指掌天下棋局之人,而对她却慢慢疏离淡忘。

35、八现在很多中国人仍然有一种“弱国心态”。具体表现就是,把自己夸大,对于别人的赞扬或者批评非常介意。而这些恰恰是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中国人在遇到国际纠纷时,应该表现得冷静一些,有大志的人才能真正韬光养晦。

36、也许别人都当言荀是废物,但张一风不会,张一风知道自己徒弟的能耐,这么多年先天打下的基础犹如泰山盘石稳固,韬光养晦淡然处世的心态更让言荀在剑道上平步青云。

37、韬光、云栖路远未到,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夫妇之情是久长的、伦理的;夫妇的性交,好比家常便饭,不过尔尔。

38、’帝感动,辍食,诏中人张韬光赐之。韬光养晦:被动技能,只能使

39、二韬光养晦只是权宜之计,不是大道王道,只可适可而止,不知权变,死抱着不放,只会造成国家利益更加重大的损失,自身形象的日益贬斥。

40、韬光悟道:“此吾师之命也。

41、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国家利益和世界利益相一致的思想,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思想,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相统一的思想。

42、韬光似根钝,一剑寄风云。

43、他暗中观察当时的政治局势,隐忍待发,默默协助秦王离间六国、削权重臣、夺取军权、震慑宗室,将少年赢政一步步推向权力之颠……面对史上最强悍的大老板秦始皇,周旋于吕不韦、??这样权倾天下的竞争对手,李斯韬光养晦,蓄积势力,于不知不觉中崛起为大秦决定性人物!

44、道家提倡的一种韬光养晦的处世哲学。

45、韬光庵1950年后几经整修。

46、本人原定书名《玄幻小说终结者》,考虑那样太猖狂,唯有韬光养晦取俗名。

47、故曹溪妙契五祖,而执劳负辛以韬光;慈明亲见汾阳,而含垢忍耻以匿迹。

48、杨坚也发觉了周主对自己的猜忌,便一方面将女儿送入宫中,成为太子妃,一方面韬光隐晦,等待时机。

49、小小年纪,就懂得韬光隐晦,如此城府,这个费尔德,看来也不是一个善茬!只可惜运气稍微差了点,莫名其妙地便宜了陈锋。

50、竹冠草鞋粗布衣,晦迹韬光计。

51、汉小黄门谯敏碑》:“君商时度世,引己倍权,守静彻冗,韬光韫玉,以远悔咎。

52、自称“邋遢道人”等;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明?汪绮石《理虚元鉴?论劳嗽吐血能治不能治大旨》:“凡患此疹者,如心性开爽,养调自然,又当境遇顺适,则为可治。

53、乃引刀剪其发一缭,附韬光以献。

54、印祖早年出家,韬光敛迹,不为外人所知。

55、韬光养晦本身,表现出一个人的品味。

56、二现在很多中国人仍然有一种“弱国心态”。具体表现就是,把自己夸大,对于别人的赞扬或者批评非常介意。而这些恰恰是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中国人在遇到国际纠纷时,应该表现得冷静一些,有大志的人才能真正韬光养晦。

57、修养生息,韬光养晦,励精图治。罢相后的秦桧韬光养晦,侍机而动。

58、又如:韬光晦迹,韬光讳彩(收敛锋芒;隐藏踪迹);韬日(日光隐藏);韬世(比喻度量之大,足以容世);韬光(收敛光彩,比喻人怀才不露);韬沉(隐逸);韬含(谙记,熟诸);韬表(弥封书表);韬面(遮面)。

59、这其中,也许还有像高欢这般韬光隐晦的高手。

60、韬光,唐代浙江杭州灵隐寺僧。

61、从前我听圣德宏博的老子说过:‘自吹自擂的人不会成就功业;功业成就了而不知退隐的人必定会毁败,名声彰显而不知韬光隐晦的必定会遭到损伤。

62、通真靖有六十,系按六十甲子之序而列,计为:通玄致真,复性澄真,通真澄化,洞真自然,元一保真,澄心复真,保性宏真,登真明性,混合明真,清虚自然,致真通玄,降真集灵,混元致真,虚一通真,集真洞化,与道合真,超元洞真,涵虚复真,自然成真,元照虚真,清真正性,澄性成真,保真湛然,虚白通真,自然合真,虚一守真,湛真宏化,保真会一,冲虚会真,摄真召灵,成真集灵,制魔澄真,通真会应,飞神达真,存真守一,念性守真,葆真混元,韬光固真,混合会真,与圣合真,灵虚自然,契真保元,澄心皈真,无为契真,真元知化,皈真安然,玉真洞灵,修真知性,通真洞清,真光变化,体道会真,法天成真,玉神练真,保真洞微,纯素冲真,至一通真,太华澄真,太素颐真,会元合真,通真会元。

63、早已在暗中布置一切的卓王孙,趁机结束了他韬光隐晦的生涯,走上前台。

image.png

相关文章:

  • 韬光晦迹
  • 韬光韫玉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