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池:xīch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池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晋明帝﹞时为太子,好养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晓便成,今太子西池是也。”刘孝标注引山谦之《丹阳记》:“西池,孙登所创,《吴史》所称西苑也,明帝修復之耳。”《晋书·刘毅传》:“初,裕征卢循,凯归,帝大宴於西池,有詔赋诗。”2.相传为西王母所居瑶池的异称。清龚自珍《梦玉人引》词:“陡然闻得,青凤下西池。”清惜秋旅生《维新梦》:“不必西池献瑞,方披益地之图。”3.泛指西面的池塘。唐刘禹锡《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诗:“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宋晏殊《玉堂春》词:“欲傍西池看,触处杨花满袖风。”
1、诗人谢叔源《游西池》中的“水木湛清华”等诗句,描摹了园林中花木池水的幽美。
2、下片起句“忆昔西池会,?鹭同飞盖。
3、苏蕙十六岁那年,跟随父亲游览周原名刹阿育王寺,在寺西池畔看到有位英俊少年仰身搭弓射箭,弦响箭出,飞鸟应声落地;俯身射水,水面飘出带矢游鱼,真是箭不虚发。
4、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诏宴西池诗》:“昭哉储德,灵庆攸繁。
5、王良偶遇了城里下放的文化人周老师,向他吐露了亲友反对婚事的苦恼,周老师对王良与月香“情到深处爱无私”的爱情赞赏,并向王良介绍芦苇村一个姓原的木匠有治疑难杂症的祖传秘方,可断月香的病根。比如李贺的“联翩桂花坠秋月”,虞俦的“桂子飘香月中闻”,李峤的“枝生无限月香”,宋之问的“桂子月中落”,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寻桂子”,李商隐的“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杨万里的“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等等,诗人把月和桂的形态、神态、仪态和情绪刻画得活灵活现,默颂着这样的诗句,好像身临其境,忘却外面嘈杂的世界。
6、未许尘心观色界,西池自在白莲花。
7、瑞莲西池修建了这座百坡亭。
8、一写结伴出游,穿过街市,逍遥容与;一写殷望此路常经,良游永得,显露出出游西池的欢欣心情。
9、帝出祖于西池,献觞赋诗焉。
10、西池泉味比东强,何必天寒割蜜房。
11、后帐潜歌《青玉案》,西池夜冻黄金凫。
12、忆昔西池会,鸥鸳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
13、明归有光《魏悼王》:“论曰,太宗以?咀不足以服天下,而更甚以西池之变,此谁为之左验哉!
14、《文选?谢混<游西池诗>》:“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
15、在纡回的西池路上,有高陵城阙在望,高台之上则可远眺飞霞丽景,所以说:“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
16、忆昔西池会,?鹭同飞盖。
17、吴让之弟子耿西池、金爵山和赵竹宾亦如此。
18、清朝末年西池柳编进入兴旺时期,那时这里家家有地窖,户户有编匠,从事柳编的能工巧匠成百上千,柳编工艺炉火纯青。
19、在这凋残衰谢的季节、清寂冷落的秋夜,怕有轻微的声响惊起西池里的睡鱼,西池的鱼跃又将搅扰静寂的秋夜和人的思绪。
20、①西池:即金明池,在宋都开封西部。
21、于是五六两句直扣本题,转入出游西池的叙述:“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22、皖口,背临百子山,面对石门湖,依山傍水,景色迷人。披风榭背临瑞莲西池,池中有百坡亭,池南端有瑞莲亭。
23、诗中描写了夕阳残照时的西池,欢快活泼的禽鸟在鸣叫,山明水秀,浏亮光润,景色清丽。
24、元顾瑛《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东海招若士,西池访阿缑。
25、宋黄庭坚《次韵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遨》:“金狨系马晓莺边,不比春江上水?。
26、明朝晏璧曾赋诗赞美西蜜脂泉道:“西池泉味比东强,何必天寒割蜜房。
27、西池中有亭,藕花绕左右。
28、太洪、红三、槎头、赛伍、黄台、白杨、西池、蔬菜、坛子、农科、石杨、金湾、新穴、五丰、曾台、水晶、颜台、沿湖、沙咀、甘寺、洪城、麻田、十八家。
29、唐李商隐《街西池馆》诗:“?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
30、丁瑞光(1916.11~1997.3)池上镇西池村人。
31、水木清华”一词出自西晋诗人谢琨《游西池》“莲池鸣禽集,水木湛清华”。3、鹅儿色尚深:意思或许为:与秋月之湛湛清光相比,即使白鹅的颜色也要略逊。
32、【出处】宋?刘斧《青琐高议?西池春游》:“生起揖之,夫人亦躬敛谢生。
33、②西池:即金明池。
34、张春干脆让在东西池塘开凿青石,除了砌池塘的坡岸,直接把土围子里的“街道”。
35、元王恽《西池幸遇》诗:“射殿风清巳午?,曳裾挟策拜隆颜。
36、在这里的描述中你将发现对东池塘和西池塘这两个最好的两个地方的一些特殊信息。
37、蔡京在翰苑,因赐宴西池,失脚落水,几至沈溺。
38、程西池父子替人作画,一生喜为蓬门荜户增辉,不愿为巨富高门添锦。
39、西池一平,宿草所茂;不刊金石,奚纪芳猷。
40、寅藏西池袋私宅今天客厅墙上悬挂的孙中山、黄兴等手书横幅,保存着昔日革命狂飚的信息,从中仍可感受到宫崎寅藏极富传奇的一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