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社:yínsh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诗社。唐高骈《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诗:“好与高阳结吟社,况无名跡达珠旒。”元方回《送师好古归青社》诗:“姓字喧吟社,吟鬚亦未生。”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九·月泉吟社》:“宋末浦江吴渭倡月泉吟社,赋《田园杂兴》近体诗,名士谢翱辈第其高下。”★诗社。唐.高骈〈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诗:「好与高阳结吟社,况无名迹达珠旒。」
1、晓云曾作《二柳村庄吟社图》,以志其盛。
2、崖山既覆,宋遗民渐有出为告采之谋者,如日月吟社中之仇远、白挺、梁相皆是也。
3、与史达祖同为吟社词友,交谊厚密,迭相唱和,一时并称。
4、其间与清代?老江孔殷、桂坫、?道隆、朱汝珍、温?、赖际熙等组织正声?社,??之外,竞为?钟,将各人所赋之?汇编成《正声吟社诗钟集》。
5、《随园诗话补遗》卷九:“余雅不喜诗坛吟社之说,大概起于前明末年鸱张门户之恶习。
6、《戒庵老人漫笔?月泉吟社》:“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
7、吴氏与八千卷楼主人、清季著名藏书家丁氏交好,曾参加铁花吟社,与丁丙相唱和;其女归于丁丙之孙。
8、互酬唱其间,并将社友之作辑成《二柳村庄吟社诗卷》刊行。
9、鸳鸯湖诗社在宋朝时是朱敦儒的鸳鸯湖联吟社。
10、嗣因独办益智小学,借作讲堂,学务调查员至者,皆极称其光线最合学校之用;则所谓适者不但适于燕居,适于投辖,而且适于学校矣。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
11、太清不仅与奕绘唱和相随,还与香南雪北的才女名媛们结“秋红吟社”,临水登山,赏花鼓琴,吟诗作画,情真意切。
12、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11),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夺之场(12),犹置些山滴水之区(13),远招近揖(14),投辖攀辕(15),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16),或竖词坛(17),或开吟社(18)。
13、早在光绪九年(1883),在瓯城与乡友7人结成续兰吟社。
14、汉人寒士张宾仗剑呵营。他以一介寒士,主持江、浙吟社30余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