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状:shì zhuà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事实情况。 汉 王充 《论衡·四讳》:“诸工技之家,説吉凶之占,皆有事状。”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 武陵 太守闻 娥(李娥 )死復生,召见,问事状。” 鲁迅 《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用数顷刻,遂知种种作风,种种作者,种种所写的人和物和事状。”2. 犹行状。 明 李东阳 《储处士传》:“自述事状以告於太史氏,请为传以传。” 清 曾国藩 《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 福田 先生﹞篤行君子也,数为余述诵两世事状。”3. 指诉状所陈之事。《隋书·柳彧传》:“ 彧 据案而坐,立 素 於庭,辩詰事状。”

1、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

2、清曾国藩《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二十四年,摄廉州知府,简法阜施,一如嘉应。

3、柳宗元在《段太尉逸事状》里写段秀实任泾州刺史事;唐著名诗人王昌龄张籍温庭筠临泾川写《山行入泾州》《泾州塞》《回中作》;谭嗣同游访泾川瑶池并赋诗;左宗棠在泾川;冯玉祥在泾川;林则徐过泾川;于右任游回山在泾川北门演讲为王母宫及泾川民众题联题书;泾川:名人文化胜地。

4、《钱神??钱的民俗事状和文化象征》(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5、宋?苏轼《转对条上三事状》:“臣以此知明主务广视听,深防蔽塞。更感觉中国人并非智慧低,而是长久的蔽塞,造成对外面世界缺乏了解。

6、从节省篇幅和沿正史之续的角度考虑,文体上宜用简易明快之文言文叙事状物;

7、到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两位领袖韩愈、柳宗元的散传《圬者王乘福传》、《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和《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段太尉逸事状》等,从清新的文笔和鲜明的形象塑造,为传记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8、著有《柳河东集》,名作有《永州八记》、《三戒》、《封建论》,传记文《段太尉逸事状》等。

9、《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自禁私钱,百姓惩创;卖买交关,文文拣择。

10、《段太尉逸事状》:“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

11、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

12、清吴敏树《亡弟云松事状》:“欲别择地而自营圹偕焉,近经兵乱不暇,而弟子孙又颇宜善以葬家之说,意未可迁易之,遂定於此。

13、清吴敏树《亡弟云松事状》:“兄弟三人虽异出,年相差,至相笃爱。

14、正在这时,包佶入朝,亲自向唐德宗面奏陈少游强夺财赋事状。

15、’”清曾国藩《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吾天子命吏,岂屈若曹,且编民之不得,何王也?

16、又赵郡范扌剽具条列敷兄弟事状,有司以闻。

17、堂构有诗名,称之为“当代词人”,殷?汇次其诗于《丹阳集》,并评曰:“堂构诗叙事状物,长于情理”(《吟窗杂录》卷二六《历代吟谱》),《全唐诗》录存其断句二。

18、《议汴州逐刘士宁事状》:“伏以刘士宁昏荒暴慢,恶贯久盈,事迹彰著。

19、来俊臣私养无赖数百人,专事告密,欲陷一人,令数处俱告,事状如一。

20、外舅福田先生,笃行君子也,数为余述诵两世事状。

21、既闻班第等死事状,降诏谓:“班第、鄂容安见危授命,固为可悯;然於事无补,非傅清、拉布敦为国除凶者比。

22、唐李德裕《论侍讲奏孔门徒事状》:“今所谓党者,进则诬善蔽忠,附上罔下,歙歙相是。

23、《谢密旨因论所宣事状》:“其如言发祸随,求之以情既无端,验之以迹又无兆,宜蒙昭恕,理在不疑。

image.png

24、岂非以汉官威仪,於此得其放物,故弗计事状之淑慝耶。

25、条上三事状》:“臣以此知明主务广视听,深防蔽塞,虽无门籍人,犹得非时引见。

26、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是传状类的名篇。

27、《段太尉逸事状》……这些代表柳宗元最高成就,散文史上赫赫有名的篇章都莫不作于这僻远凄幽的永州。

28、《永州八记》,《捕蛇者说》,《三戒》,《段太尉逸事状》……这些代表柳宗元最高成就,散文史上赫赫有名的篇章都莫不作于这僻远凄幽的永州。

29、宋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臣谬蒙恩选委,所有愚虑,不敢不言。

30、这一群都市男女,宋词、唐诗、佟敏、乔虹、小阿,有的看似没心没肺,有的仿佛深不可测,有的缠绕、有的佻达,包括那个又绝望又疯魔的何田田,他们哪怕是跌了一跤,爬起来定定神,多数尚能作若无其事状,基本上保持着镇定。

31、《西河合集?文集》:《诰词一卷》、《颂一卷》、《主客辞二卷》、《奏疏一卷》、《议四卷》、《揭子一卷》、《札子二卷》、《馆拟判一卷》、《书八卷》、《牍一卷》、《笺一卷》、《序三十四卷》、《引一卷弁首一卷》、《题一卷题词一卷题端一卷》、《跋一卷》、《书后一卷》、《碑记十一卷》、《传十一卷》、《王文成传本二卷》、《墓碑铭二卷》、《墓表五卷》、《墓志铭十六卷》、《神道碑铭二卷》、《塔志铭二卷》、《事状四卷》、《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一卷》、《记事一卷》、《集课记一卷》、《说一卷》、《录一卷》、《制科杂录一卷》、《后观石录一卷》、《越语肯綮录一卷》、《何御史孝子祠主复位录一卷》、《湘湖水利志三卷》、《萧山县志刊误三卷》、《杭志三诘三误辨一卷》、《天问补注一卷》、《馆课拟文一卷》、《折客辨学文一卷》、《答三辨文一卷》、《释二辨文一卷》、《辨圣学非道学文一卷》、《辨忠臣不徒死文一卷》、《古礼今律无继嗣文一卷》、《古今无庆生日文一卷》、《禁室女守志殉死文一卷》、《胜朝彤史拾遗记六卷》、《武宗外纪一卷》、《后鉴录七卷》、《蛮司合志十五卷》、《韵学要指十一卷(古今通韵括略)》、《赋一卷》、《九怀词一卷》、《诛文一卷》、《诗话八卷》、《词话二卷》、《填词六卷》、《拟连厢词一卷》、《二韵三卷(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八卷》、《排律六卷》、《七言古诗十三卷》、《五言律诗六卷》、《七言律诗十卷》、《七言排律一卷》、《五言格诗五卷》、《五言三韵律一卷七言三韵律一卷六言诗一卷》。

32、《请依京兆所请折纳事状》:“求瘼救灾,国之令典。

33、庄守召见于?宫,问南海事状,且言本国已发使臣,大陈物贡,期今秋即至。

34、【示例】宋?范仲淹《举许渤签署陕府判官事状》:“?许渤?登仕宦后,自守静节。

35、明沉德符《野获编?督抚?阮中丞被围》:“实以疏傲获谤,其事状不尽然。

36、于是泣持参谋户部右侍郎沈君仲威所具事状,谒予撰其神道之碑,予以衰陋出巡塞北,辱爱于总戎甚厚,义不容辞按状。

37、《奏乞罢制置使职事状》:“窃念臣人微望轻,难任斯职。

38、《疏议》又注解:“察狱之官,先备五听,又验诸证信,事状疑似,犹不首实者,然后拷掠。

39、欲为读史者,启其户牖,但直说事状,提供原料,视为史钞也可,非敢侈言史学,以自炫也。

40、不过更为主要的是为了询问这些路过的官兵战事状况,和平时期还有生意这么一说,若是等到了大难临头炮火连天,那便只能变卖家当逃命了。

41、《转对条上三事状》:“臣以此知明主务广视听,深防蔽塞,虽无门籍人,犹得非时引见。

42、如张说《姚文贞公神道碑》,范传正《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元结《右溪记》,乔潭《女娲陵记》,独孤及《仙掌铭》、《琅琊溪述并序》,吕温《成皋铭》,韩愈《张中丞传后叙》、《画记》、《柳子厚墓志铭》、《平淮西碑》,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种树郭橐驼传》及“永州八记”,白居易《庐山草堂记》,皇甫?《唐吏部侍郎赠礼部尚书昌黎韩先生墓志铭》,舒元舆《录桃源画记》、《序白》,孙樵《书褒城驿壁》、《书何易于》、《书田将军边事》、《读开元杂报》,李商隐《李贺小传》等。

43、《杭大宗逸事状》:“叶系以诗,或纪程,纪月日琐语,语汗漫而瑰丽。

44、所述事状信而有征,卓然可传于后世。

45、诸士有孝悌睦任恤忠和八行见于事状著于乡里,邻保伍以行实申县,县令佐审察延入县学,考验不虚,保明申州如令。

46、文内云:“不必以褒贬人物、胪叙事状为贵,所重专在典志,则心理、社会、宗教诸学,一切可以熔铸入之。

47、词中引用的“三朝”“绿踏油”“板板六十四”,都是镇江特有的方言,叙事状物,惟妙惟肖,老镇江人读起来是津津有味。

48、以“以人为本、以研促教、以法治校”为办学思想,以“办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才”为办学目标,以“做真人崇善树德志趣存高远,求真知尚行思辨学业图精深”为培养目标,以“敬业乐群,博习通达”为校训,以“树立质量意识,启动园丁工程,优化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教材,规范学校管理,突出学校特色”为学校工作目标,以“占领现代教育技术制高点,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为办学特色。《西河合集?文集》:《诰词一卷》、《颂一卷》、《主客辞二卷》、《奏疏一卷》、《议四卷》、《揭子一卷》、《札子二卷》、《馆拟判一卷》、《书八卷》、《牍一卷》、《笺一卷》、《序三十四卷》、《引一卷弁首一卷》、《题一卷题词一卷题端一卷》、《跋一卷》、《书后一卷》、《碑记十一卷》、《传十一卷》、《王文成传本二卷》、《墓碑铭二卷》、《墓表五卷》、《墓志铭十六卷》、《神道碑铭二卷》、《塔志铭二卷》、《事状四卷》、《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一卷》、《记事一卷》、《集课记一卷》、《说一卷》、《录一卷》、《制科杂录一卷》、《后观石录一卷》、《越语肯綮录一卷》、《何御史孝子祠主复位录一卷》、《湘湖水利志三卷》、《萧山县志刊误三卷》、《杭志三诘三误辨一卷》、《天问补注一卷》、《馆课拟文一卷》、《折客辨学文一卷》、《答三辨文一卷》、《释二辨文一卷》、《辨圣学非道学文一卷》、《辨忠臣不徒死文一卷》、《古礼今律无继嗣文一卷》、《古今无庆生日文一卷》、《禁室女守志殉死文一卷》、《胜朝彤史拾遗记六卷》、《武宗外纪一卷》、《后鉴录七卷》、《蛮司合志十五卷》、《韵学要指十一卷(古今通韵括略)》、《赋一卷》、《九怀词一卷》、《诛文一卷》、《诗话八卷》、《词话二卷》、《填词六卷》、《拟连厢词一卷》、《二韵三卷(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八卷》、《排律六卷》、《七言古诗十三卷》、《五言律诗六卷》、《七言律诗十卷》、《七言排律一卷》、《五言格诗五卷》、《五言三韵律一卷七言三韵律一卷六言诗一卷》。

49、乞自今凡赏功罚罪,皆具事状颁告之,使君子知劝以迁善,小人知惧以自警。

50、清薛福成《母弟季怀事状》:“自季怀之卒,余久欲状其志行,卒卒未果。

51、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

52、辄叙次事状,系以铭语,以写吾哀。

53、该专著把我国古代传记文学分为5类:其一是史传文学,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人物传;其二是杂传,如《古列女传》等;其三是散传,指类似于《张中丞传后叙》、《段太尉逸事状》等文学性强的作品;其四是专传,如《大唐三藏法师传》;其五是传记体小说,如《赵飞燕传》、《李师师传》。

54、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