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bǔ gǔ zh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草名。俗称破故纸。夏秋之交开花,淡紫色,其种子可入药,性温味辛苦,用于补肾虚、壮元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补骨脂》﹝集解﹞引 苏颂 曰:“破故纸今人多以胡桃合服,此法出于 唐 郑相国 ……此物本自外番随海舶而来,非中华所有。番人呼为补骨脂,语讹为破故纸也。”
1、】补骨脂,故脂,故子,故纸,破故纸,生故子,盐故子,炒故子。
2、补骨脂素乳膏与凝胶体外释放与透皮吸收的比较研究
3、【药物组成】菟丝子、山药、莲肉、茯苓、杞子。【组成】补骨脂、胡桃肉、胡芦巴各120克,莲肉30克。
4、据研究,补骨脂种子提取液对离体及在体肠管有兴奋作用,对离体豚鼠子宫则有松弛作用。
5、叶除含上述成分外,还含补骨脂素等,其中主要的呋喃香豆精类为牛防风素。
6、【方药】生黄芪、生牡蛎、生南星、蛇六谷(先煎)各30g,当归9g,赤芍、白芍、蜂房、香白芷、补骨脂各12g,瓜蒌皮、留行子、夏枯草、海藻、木馒头各15g。直肠癌乌蔹莓、金刚刺、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红藤、白毛藤、丹参、木馒头、瓜萎仁、生牡蛎各30克,炮山甲、八月札15克,生枳实、地榆炭各12克,党参9克水煎3次分服。
7、白芍、川芎、醋制香附、木香、砂仁、盐炒小茴香、醋制元胡、盐炒杜仲、续断、盐炒补骨脂、鸡冠花、青黛、炒椿皮、煅牡蛎等。主要成分:熟地黄,香附(制),远志(甘草制),川芎(酒炒),海螵蛸,赤石脂(煅),当归,白芍(酒炒),椿皮,牡蛎(煅),黄柏(盐炒)。
8、东垣治下焦虚肿,天真丹用牵牛,以盐水炒黑,佐沉香、杜仲、补骨脂、官桂诸药,深得。
9、肾阳虚者益以补骨脂、鹿角霜。
10、】补骨脂,破故子。
11、补骨脂出自《雷公炮炙论》。
12、外治可选用鲜毛姜、斑蝥酊、补骨脂酊、辣椒酊等外搽,并配合针刺治疗。
13、一周后再宗原方加补骨脂15g,肉桂8g,继进6剂。
14、加减如虚滑遗甚者,加金樱子肉2-3钱,或醋炒文蛤2钱,或乌梅肉2个;阴虚微热,而经血不固者,加川续断2钱;下焦阳气不足,而兼腹痛溏泄者,加补骨脂、吴茱萸适量;肝肾血虚,小腹疼痛而血不归经者,加当归2-3钱;脾虚多湿,或兼呕恶者,加白术1-2钱;气陷不固者,加炒升麻1钱;兼心虚不眠,或多汗者,加枣仁2钱(炒用)。
15、补骨脂粉有雌激素样作用,能增加阴道角化,增强子宫重量。
16、方解:猪脬缩泉汤方中桑螵蛸、补骨脂、菟丝子温阳补肾,以固下元;黄芪、山药补益肺脾,强肾固精,配五味子以收纳肾气;覆盆子补肝肾,益智仁温脾肾,以缩小便;乌药味辛性温,温散肝肾冷气,方药中云:乌药治“因肾经虚冷而致小便次数多者。
17、目的:以少量的实验选择、分离补骨脂展开剂的种类以及比例搭配。
18、种子入药(煎服),主治腰膝酸痛、遗精早泻(常与兔丝子配用)、遗尿、尿频、白带(常与补骨脂配用)、神精衰弱及视力减退等。亦名秃鸡丸方:肉纵容三分,五味子三分,兔丝子三分,远志三分,蛇床子四分,右五物,捣筛为散,每日空服酒下方寸匕,日再三。
19、抑制癌细胞:仙蟾片中的有效成份华蟾素、补骨脂素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半夏各炮制品总生物碱对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当归、仙鹤草中含有独特的高效抗癌活性成份。
20、增强机体免疫、改善临床症状,从仙蟾片中的人参、黄芪、补骨脂、郁金等均可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及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有明显增强网关内皮系统吞噬功能、脾脏杀菌能力及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21、配方:破故纸60克,猴姜60克,75%酒精500克。补骨脂学名Psoralea corylifolia L.别名黑故子、破故纸。
22、酸敛收涩亦可敛阴补血,平肝柔肝;补骨脂佐之,取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之意,本身可收敛止血,现代药理学证实有抑制抗体作
23、让我们能为您即场炮制美食。补骨脂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24、可单用浸酒服即效;或与益智仁、巴戟天、补骨脂等同出,如养真丹(《御院药方》)。
25、补骨脂学名Psoralea corylifolia L.别名黑故子、破故纸。
26、处方中写补骨脂,故脂、故子、故纸、破故纸、破故子均指生故子。胡桃润燥养血,血属阴恶燥,故油以润之,佐破故纸有木火相生之妙。
27、腰痛脚弱骨碎补15克,补骨脂10克,牛膝10克,桑寄生10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