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mù zàng 基本解释:[grave] 考古学术语。指坟墓●详细解释:考古学上指坟墓。 舒之梅 《珍贵的云梦秦简》:“只有出土物中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墓葬的断代才较有把握。” 侯仁之 《历史上的北京城》:“近年在 北京城 西南约四十公里的 琉璃河 附近,发现了 商 周 时期一个残存的古城遗址和一些重要墓葬。”★◎ 墓葬 mùzàng[grave] 考古学术语。指坟墓
1、但是这个仆人跟他说的是另外一番话,他说是鸟把我们引到了图坦卡蒙墓的那个地方,让我们找到了这个神秘的墓葬,那么这个鸟是被神蛇吃掉的。
2、墓葬东壁还有一条斜坡墓道。
3、在藏品鉴赏等方面有较深造诣,有《先秦齐国的铜镜文化》、《蒲松龄墓葬出土铜镜考》、《淄博窑宋代瓷祖初探》、《古铜镜史话》等文章发表于国家级学术刊物,《古代淄川的陶瓷业》一文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4、一百二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是反映古人类生活的重要文化遗迹。
5、墓内多设砖砌棺床、灯台、灯龛及直棂假窗等设施;对王氏家族10号墓的全面系统揭露表明,墓葬为带甬道的单室砖砌券顶墓,有长方形墓坑和斜坡墓道,墓门有封门砖和挡土墙,墓坑口上有封土堆,为确认六朝墓的墓葬形制和构筑方法提供了实物证据。
6、克尔木齐文化的墓葬结构和阿凡纳谢沃文化类似,
7、古墓葬考古发掘,进行历史考证。
8、但吐谷浑人墓葬中的柏木,最粗的直径达60厘米,最细的也有15厘米。
9、该书是第一次对长安地区墓葬出土的汉镜(有一部分战国、秦代铜镜)进行全面研究,有学术补白意义。
10、《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砖画为南朝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墓葬图像。
11、小登科墓葬是黑龙江省博物馆于1960年调查时发现的,对其中已暴露的三座墓葬和一个“多人葬坑”进行了清理。
12、一百四老道专练鼻子的嗅觉功能,他在盗掘前,翻开墓表土层,取一撮墓土放在鼻下猛嗅,从泥土气味中辨别墓葬是否被盗过,并根据土色判断时代。
13、然而吴文化却缺乏这种独特的内涵,其表现为吴人的墓葬没有一定的形制与葬俗,吴人的器物也缺乏固定的器型与特色,吴文化的不定型和变动性反映出吴人兼收并包和多元杂糅的特点。
14、墓地为凤字形,墓葬为八卦形。
15、年,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南郑七里村发现并发掘了近70座北魏墓葬。
16、近年,在一些商朝墓葬中就发现了三枚铜贝。、银贝、铜贝等。
17、然后再将其他遗址和墓葬的材料充实到西周燕文化的分期序列中,并对西周燕文化典型器物进行形制分析。
18、年2月,荆州市观音垱镇天星观村北湖滩上暴露出一座古代墓葬,荆州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19、南朝帝王陵墓葬于南京及郊区,从现在石刻看,有石辟邪、石麒麟等,但不见石人。
20、但吐谷浑人墓葬中的柏木,最粗的直径达50厘米,最细的也有碗口大小。
21、中新网西安2月10日电记者10日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该省平利县境内发现5座汉代及南北朝墓葬,佐证了当时文化繁荣、民众繁衍生息的社会形态。
22、古墓葬有晋王李克用和义子李存墓,宋侍郎滕茂实墓,明尚书张凤翼、孙传庭墓等。
23、闽北重镇邵武古墓葬出土的古代铜镜中,以宋代特别是南宋的湖州镜为多见。
24、境内有克尔木齐石人及墓葬、岩刻画等突厥文化遗物。
25、他们下去一看,原来,暴露于外的是三座墓葬,均枕西面东,一字儿平行安厝。
26、最新消息: 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传来消息,主体坐落于吉林省集安市的“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我国的世界遗产名录增加到30个。
27、大体上,研究人员可以从几千年前人们在制造泥砖的时候留下的指纹来辨别金字塔、墓葬和房屋。
28、淅川下王岗、洛阳含嘉仓、登封双庙沟、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密县打虎亭汉墓、南阳杨官寺汉墓等数十处大型古遗址古墓葬。
29、冯素弗墓中出土的金步摇冠饰,经专家研究认为是十六国时期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一种流行冠饰,两墓出土文物有陶器、铜器、漆器、玉器、玻璃器、铁器等470余件,对于研究北燕的政治制度和墓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是探讨鲜卑族在辽西地区的发展、三燕社会面貌以及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密切交往的重要资料。
30、尸首运回泸州与其妻杨氏合墓葬于泸县兆雅镇新溪场下沿长江北岸刑家村薄刀岭。
31、墓葬南部位置出土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具,12枚棋子均保存完好。
32、唐相国阎立本墓葬、马硅化木等。
33、墓内壁面用模印画像砖拼嵌成大幅砖画的东晋南朝墓葬。
34、其中吐蕃王朝时期的墓葬群4处,共计86座。
35、外城墙以南内城东顶部为墓葬区。
36、台湾的这处明王室墓葬,乡人祭拜、凭吊之余,抚古思今,对早日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更加强烈。
37、黄滔此举与欧阳詹身后墓葬南山,有异曲同工之妙??能改变贫困的现实,黄滔在《秋夕贫居》诗中记载了自己落魄的情形:“听歌桂席阑,下马槐烟里。
38、墓葬前面为一座五开间的紫云牌坊,上面绘有黄守恭与开元寺的故事等浮雕。
39、另外还把璧、琮、圭、璋、璜、琥等称之为“六瑞”和“六器”,这些都是史书上的说法;有的认为它是一种装饰品,因为它的制作精致,美观大方,适宜人们佩饰,这也有一定道理;再有的认为它是陪葬品,因为在许多古代墓葬里出土过大量玉璧,如1982年江苏草鞋山198号墓前和武进县寺墩墓葬的第三号墓里出土了100多件器物,其中绝大部分是玉器,璧琮就占有五、六十件之多,同时在《周礼?春官》里也有“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敛尸”的记载,充分说明古人以玉器敛尸的事实。
40、还是墓葬之用不可孝,但却留有铁马石人镇,五路三江口之说:相传宋代年间,村内有一铁马,夜间围村奔跑,数圈后,便去山西地里啃青,后回村入地,影无足迹,久之,庄田毁、人睡不沉,便集众意按铁马出没方位把它挖出来;挖之不深露马背,人喜,尽下挖,马随之下沉,只露马背不现其身;晚,铁马照常出没,人们认为是铁马精,有化缘和尚,说有办法治住铁马,便多于银两让其快拿办法,和尚让石匠雕刻了一尊身穿铠甲、怀抱宝剑的武将石像,立在了铁马出没地方,自此,石人镇住了铁马。
41、一百考查队还发掘出葬有数百件白骨的墓葬,相信在这个地区还能找到更多古波斯军队遗迹。
42、这些战国墓葬规模较大,随葬品等级较高,包括罕见的玉具剑、鸟形尊等,属巴国贵族所有。古代
43、牛门洞周围的大地梁、庆条湾、清明湾、中湾顶、华岔阴山等山梁的阴面,多为墓葬区。
44、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