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盾:gē dù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 戈楯 ”。1.戈和盾。亦泛指兵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臧氏 使五人以戈楯伏诸 桐汝 之閭。”《周礼·夏官·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2. 借指战争。 明 方孝孺 《奉怀太史公》诗:“哀彼草昧初,遗黎困戈盾。”

1、第一部分是头戴面具,身着兽皮,手执戈盾的传说中的“方相氏”,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平安。

2、按《周礼》夏官无武藏之名,以司甲下大夫统司兵、司戈盾,以司弓矢下大夫统缮人(管王的弓箭之官)、廪人(监督管理制造弓箭的工匠之官)。

3、《周礼?夏官?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左八人,右八人,车止则持轮。

4、王者丧,穿着斩衰葛经的丧服,执戈盾警卫嗣王。

5、祭祀,授旅贲殳、故士戈盾。

6、疏:“戎右者,与君同车,在车之右,执戈盾,备制非常,并充兵中使役。

7、源于官位,出自先秦时期官吏旅贲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史籍《先秦记》中记载:“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

8、五盾者,指的是大盾、步盾、子盾、戈盾、舞盾。

9、旅贲,就是君王的侍从警卫的武士,在君王、诸侯外出时,旅贲氏掌执戈盾,夹护王车而行,左八人,右八人,车止则还要扶轮,防止车子乱溜。

10、在史籍《先秦记》中记载:“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

11、据《旅贲氏》,王在出行时,旅贲氏执戈盾在王乘车两侧随行警卫。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