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褐:shìh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汉扬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孔明﹞释褐中林,鬱为时栋。”《周书·李基传》:“大统十年,﹝李基﹞释褐员外散骑常侍。”2.指进士及第授官。宋高承《事物纪原·旗旐采章·释褐》:“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十二日,赐新及第进士诸科吕蒙正以下緑袍靴笏,非常例也。御前释褐,盖自是始。”宋洪迈《夷坚甲志·陈国佐》:“政和癸巳,国佐遂魁辟雍,释褐第一。”★  释褐原指脱去粗布衣,换着官服,即任官之意;后指士子应举及第。汉扬雄〔解嘲〕云:「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又宋高承〔事物纪原·选举贡举部〕云:「〔宋朝会要〕曰:「太平兴国二年(977)正月十二日,赐新及第进士、诸科吕蒙正以下,绿袍、靴、笏,非常例也。』御前释褐,盖自此始。」又宋王应麟〔玉海·贡举〕载,未命官先解褐,始于兴国二年吕蒙正。--作者:周愚文★旧制,新进士必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后用来比喻做官或进士的及第授官。《文选.扬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宋.王禹偁〈成武县作〉诗:「释褐来成武,初官且自强。」

1、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孔明?释褐中林,郁为时栋。

2、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

3、绍熙三年(1192)以“两优释褐”(品学兼优不须考进士就可做官),赐进士,授文林郎,继而做过宗正寺少卿等官。

4、举进士释褐上庠者,凡数十人。

5、周太祖首建义旗,穆便委质,释褐统军。

6、觎以亲荫,释褐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

7、少以贞介知名,释褐州主簿。

8、释褐梁湘东王法曹参军。

9、大统十年,释褐员外散骑常侍。

10、彦昭,大中三年进士擢第,释褐诸侯府。

11、泰定四年,释褐出身,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

12、是岁登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前蜀初又以诗讥讽校书石钦若。

13、郑鉴为透堡岭兜(古亦称东里、东导,今为塘里村)人,宋乾道五年(1169年)补太学上舍生,后两优释褐,入对称旨,议论甚切,时人称为“状元”。

14、宋书大同元年,释褐秘书郎。

15、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两优释褐。

16、是岁登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

image.png

17、三学生誓死不去,特与放释褐出身。

18、余昔览太史丰公《定远生祠记》、乡士薜子《虚江官绩录》,知公驭众之道,克敌之勋,与夫学术之大,德履之醇,所以余为致身之干,昭昭在人耳目,复奚庸赘?先生生丁清季,四海?扰,而慷慨负经世大略,以诸生上书阙下,言事激切,释褐后视学陕甘,赈灾直晋,练兵鸡林,勘界俄边,营治河工,生平名绩事功,昭昭在人耳目。

19、时人称郑鉴为两优释褐状元。

20、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正字。

21、天爵由国子学生公试,名在第一,释褐,授从仕郎、大都路蓟州判官。

22、释褐逾年参大政,前此未有也。

23、《宋史》列传载:“嘉泰三年,太学两优释褐。

24、麒麟玉马,争待漏于金门;释褐状头,拟传胪于紫殿。

25、弱冠遐栖,则契齐箕皓;应运释褐,而王猷允塞。若升之宰府,必鼎味斯和;濯缨儒官,亦王猷遐缉。

image.png

26、释褐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洗马、中舍人。

27、盖登第后试文章,乃释褐也。

28、一代五状元:元丰壬戌年黄裳;乾道壬辰科黄定;淳熙丁酉太学释褐第一人黄唐;绍定五年已丑科太学两优释褐第一人武榜黄东叔;宝庆二年太帝两优释褐第一人黄复。

29、宋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 18年),释褐授临江军刑曹,有循吏之称。

30、释褐领军府录事,转谘议参军。

31、今臣男始离襁褓,膺此宠命,恐罹阴谴,乞以臣释褐时官补之。

32、试看峨眉山下水,出山不减在山清(船山释褐后,诗曰《出山小草》)。

33、明徐渭《祭张御史母》:“爰对大廷,宠命首仙凫之选;入班兰省,行人避骢马之鞭。今臣男始离襁褓,膺此宠命,恐罹阴谴,乞以臣释褐时官补之,自是宰相子止授九品官。

34、释褐员外散骑侍郎,领大行台郎中。

35、淳熙初(1174~1178年)两优释褐,授太学正。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