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阶:tǔ jiē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 土堦 ”。土台阶。指居室简陋。《子华子·晏子问党》:“ 婴 闻之, 尧 不以土阶为陋,而 有虞氏 怵戒於涂髹,其尚俭之谓歟?” 汉 边让 《章华赋》:“思 夏禹 之卑宫,慕 有虞 之土堦。” 唐 皇甫曾 《春和杜相公移入长兴宅奉呈诸宰执》诗:“ 秦 官鼎食贵, 尧 世土阶卑。” 宋 陆游 《题斋壁》诗:“门前枯叶满荒街,堂下残芜拥土阶。”★亦作土阶。

1、《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虽茅茨土阶,恶衣菲食,不耻其陋。

2、土阶临黼座,文石上丝?。

3、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

4、不彩不画,茅茨土阶,取天然之雅韵,朴素浓泊之风情,宛如天工,

5、己酉,太上皇帝徙御崇光宫,采椽不斫,土阶而已。

6、尧为天子,衣不重帛,食不兼味,土阶三尺,茅茨不剪。

7、虽然整体建筑仍然是“茅茨土阶”,但按照当时的标准已算考究,地面很可能抹有白砂浆,屋檐上覆盖着成片青瓦,并拥有木石结构的排水通道。

8、劈开荆棘自己做一道篱巴,挖成的土阶分不清级数。

9、土阶茅茨,匪雕匪饰。

10、备见百梁,悟茅茨之陋;频涉三休,恨土阶之鄙。

11、西周在建筑上突出的成就是瓦的发明,使建筑脱离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

12、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13、削地开兆,茅茨土阶,以致其肃敬。

14、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禹?葬会稽,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漏泄,下无积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尚以为居之者乐,为之者苦,无以报民功。

15、基中埋木柱,屋顶未用瓦,可见终商之世,宫殿仍未脱离“茅茨土阶”的状态。

16、寂寞想土阶,未遑等箕颍。

17、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

18、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茸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

19、者,皆撤毁之,改为土阶数尺,不施栌?。

20、土阶采椽,而非帝王者乎?

21、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22、夫瑶台之美,不可以刑万国;土阶之陋,不可以仪天下。

23、思夏禹之卑宫,慕有虞之土阶。

24、其中四号、五号宫殿建筑可按照“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原貌进行复的。

25、内堂正坛高三尺,土阶三等。

26、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地乱转。

27、伊村现尚存刻有“帝尧茅茨土阶”的石碑。

28、在浇筑混凝土阶段,工地40名员工连续在江上奋战4天4夜。

29、尧之茅茨土阶,禹之恶衣菲食,臣知不可复行于今。

30、尧为天子,衣不重帛,食不兼味,土阶三尺,茅茨不剪。大多过着“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

31、备见百梁,悟茅茨之陋;频涉三休,恨土阶之鄙。圣堂每天上午十时至下午四时开放,逢周三休息。

32、地,尧舜土阶君莫鄙。

33、听土阶寒雨,滴破残更。

34、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

35、大山深处,忽地闪出几户人家,都是茅茨土阶,显出一种古朴的风味。

36、小满期间为萌芽出土阶段。

37、莫嫌山庙冷,方称土阶心,木石时为偶,英皇恨转深。

38、石季龙载记上》:“土阶三尺,茅茨不翦,食不累味,刑措而不

39、古帝尧庙在城南,庙宇宏伟,历史久远,有碑文曰:“……”华府康衢在其北,茅茨土阶在其南,其东郭里,神林尧陵之所在也,其西则藐姑射之山,神人所居也……”。它以大量丰富多彩的图表照片、栩栩如生的实物、细致精美的模型,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从茅茨土阶的原始状态发展到明清时代城墙高筑、布局严整的宫廷建筑所走过的漫长里程。

40、古帝尧庙在城南,庙宇宏伟,历史久远,有碑文曰:“……”华府康衢在其北,茅茨土阶在其南,其东郭里,神林尧陵之所在也,其西则藐姑射之山,神人所居也……”。

41、【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昔尧舜在位,土阶茅茨,禹居卑宫,不以为陋。

42、传说中尧又称陶唐氏,他的发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现在山西临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尧茅茨土阶”碑,尧庙村有尧庙,临汾县有尧陵、神居洞。

43、明唐顺之《答廖东云提学》:“山西古帝王之都,其人有茅茨土阶之风。

44、是处在原始成土阶段的初生土壤类型。

45、从前四大股创建诸神庙一所,是时草创,茅茨土阶,规模迫隘,十余年来,风雨剥落,渐就倾圯,春祈秋报,咸为嗟叹,于是诸商人及地户咸请于王公曰:“自公开渠筑坝以来,地户都已富矣、庶矣,非神冥冥默佑,其何能斯?神籍人力,人籍神炙,牺牲既诚,粢盛既洁,惟庙倾圯,无以妥神炙,无以慰民心,盍修乎?奈工程浩大,非独力之事,盖募乎?又鲜将伯之助”。

46、庙东北40公里筑有尧陵,庙南3公里存有“茅茨土阶”石刻。

47、孔子世家》:“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

48、教士阶级通常不与武土阶级通婚。

49、村西土丘上存有“帝尧茅茨土阶”碑,这是根据古籍记载有关陶的故事镌立的。

50、大山深处,忽地闪出几户人家,都是茅茨土阶,显出一种古朴的风味。

51、瓦和瓦当解决了屋顶防雨水问题,使我国古代建筑摆脱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

52、昔尧舜在位,茅茨土阶,禹居卑宫,不以为陋。

53、土阶级是技师,建筑家和工人。

54、汉唐碑,半为灰,荆榛长满繁华地,尧舜土阶君莫鄙。

55、崇构早倾颓,土阶新拓展。

56、由入见之,所居土阶三尺,茅茨不剪,采掾不斫,虽逆旅之居,无以过其陋。

57、成语出处:《周书?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

58、于是斫雕为朴29,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30,茅茨续于琼室31。

59、固定风沙土阶段:植物的进一步发展,覆盖度继续增大。

60、于是斫雕为朴29,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茸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30,茅茨续于琼室31。

61、从建筑的式样看,与文献中记载的“茅茨土阶”、“四阿重屋”也相吻合。

62、是指黄土区沟谷底部黄土覆盖的黄土阶地面或平台。

63、当今知识,罕不侈服饰、据华堂、恣情适意,如翁破衫草履、茅茨土阶者有几?

64、在城南伊村,村之南门外,现有石碑,文曰“茅茨土阶”。

65、土茅,土阶茅屋,以土为阶,以茅草盖屋。

66、相传尧王以前就住在土阶上的茅草屋子里。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