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筹不纳

拼音:bàn chóu bù nà,简 拼:bcbn

半筹不纳的解释

筹:古代计算工具,引伸为计策;纳:缴纳。半条计策也拿不出来。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出处: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往常时我习武艺学兵法,到如今半筹也不纳。”

成语例句:

万骑交驰,两军相见,咱手里半筹不纳

繁体写法:

半籌不納

注音:

ㄅㄢˋ ㄔㄡˊ ㄅㄨˋ ㄣㄚˋ

半筹不纳的近义词:

  1. 一筹莫展 筹:计策。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想不出;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半筹不纳的反义词:

  1. 足智多谋 有足够的智术和善于谋断的才能公自谓足智多谋,今意何如。《三国演义》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一点办法都想不出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be at the end of one's row <be in an impasse>

相关文章:

  • 不事城府的解释-不事城府的出处及用法
  • 不露锋芒的解释-不露锋芒的出处及用法
  • 百思莫解的解释-百思莫解的出处及用法
  • 跋前踕后的解释-跋前踕后的出处及用法
  • 背恩忘义的解释-背恩忘义的出处及用法
  • 碧瓦朱檐的解释-碧瓦朱檐的出处及用法
  • 炳炳琅琅的解释-炳炳琅琅的出处及用法
  • 秉政劳民的解释-秉政劳民的出处及用法
  • 宾朋满座的解释-宾朋满座的出处及用法
  • 擘窠大字的解释-擘窠大字的出处及用法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