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聪塞明

拼音:bì cōnɡ sè mínɡ,简 拼:bcsm

蔽聪塞明的解释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先由努力,后成自然。”

繁体写法:

蔽聰僿明

注音:

ㄅㄧˋ ㄘㄨㄙ ㄙㄜˋ ㄇㄧㄥˊ

蔽聪塞明的近义词:

  1. 不闻不问 置身事外,不想闻其事亦不问其事最好的态度是不闻不问,不予理睬
  2. 蔽明塞聪 蒙住眼睛不视,堵塞耳朵不听。谓对外界事物不见不闻。 宋 曾巩 《洪范传》:“立於无蔽之地者,其於视

蔽聪塞明的反义词:

  1. 耳聪目明 形容视听敏锐 巽而耳聪目明。《周易》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当代成语

英语翻译:

not perceptive

相关文章:

  • 不事城府的解释-不事城府的出处及用法
  • 不露锋芒的解释-不露锋芒的出处及用法
  • 百思莫解的解释-百思莫解的出处及用法
  • 跋前踕后的解释-跋前踕后的出处及用法
  • 背恩忘义的解释-背恩忘义的出处及用法
  • 碧瓦朱檐的解释-碧瓦朱檐的出处及用法
  • 炳炳琅琅的解释-炳炳琅琅的出处及用法
  • 秉政劳民的解释-秉政劳民的出处及用法
  • 宾朋满座的解释-宾朋满座的出处及用法
  • 擘窠大字的解释-擘窠大字的出处及用法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