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三分

拼音:dǐng zú sān fēn,简 拼:dzsf

鼎足三分的解释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成语例句:

汉家王气已将尽,鼎足三分各自雄。

注音:

ㄉㄧㄥˇ ㄗㄨˊ ㄙㄢ ㄈㄣ

鼎足三分的近义词:

  1. 三足鼎立 谓三方如鼎足相峙并立。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他平生的理想,是和 下堡村 的 杨大剥皮 、
  2. 鼎足而三 谓像鼎足一样,三方面并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内则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三焉。”

成语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三方分立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a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相关文章:

  • 杜诗韩文的解释-杜诗韩文的出处及用法
  • 杜绝言路的解释-杜绝言路的出处及用法
  • 惇信明义的解释-惇信明义的出处及用法
  • 成语对着和尚骂贼秃的解释、出处及用法
  • 堆金叠玉的解释-堆金叠玉的出处及用法
  • 堆垛死尸的解释-堆垛死尸的出处及用法
  • 杜陵布衣的解释-杜陵布衣的出处及用法
  • 旦夕之费的解释-旦夕之费的出处及用法
  • 带罪立功的解释-带罪立功的出处及用法
  • 大渐弥留的解释-大渐弥留的出处及用法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