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是瞻

拼音:mǎ shǒu shì zhān,简 拼:mssz

马首是瞻的解释

瞻:往前或向上看。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成语例句:

他近一年半以来虽常依大帅之“马首是瞻”,然而他不是大帅部将,也不会屈居人下。

繁体写法:

馬首是瞻

注音:

ㄇㄚˇ ㄕㄡˇ ㄕㄧˋ ㄓㄢ

马首是瞻的近义词:

  1. 唯命是从 同“ 唯命是听 ”。《左传·昭公十二年》:“今 周 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后汉书
  2. 亦步亦趋 《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比喻处处模仿、

马首是瞻的反义词:

  1. 背道而驰 朝着相反方向的道路奔跑。比喻彼此方向目标完全相反像背道而驰,其实倒是心心相印。鲁迅《坟》
  2. 南辕北辙 ∶与事实相反,背道而驰 使南辕北辙,无苦征途。《福惠全书》 ∶截然相反

成语语法:

动宾式;作状语、谓语;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成语故事:



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基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释义:“瞻”是看的意思。这则成语的本意是,作战是士兵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行动的方向。现在用来比喻服从指挥或者乐于追随。
故事:战国时,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诸侯国攻伐秦国,指挥联军的是晋国的大将荀偃。

  苟偃原以为十二国联军攻秦。秦军一定会惊慌失措。不料景公已经得知联军心不齐,士气不振,所以毫不胆怯,并不想求和。苟偃没有办法,只得准备打仗,他向全军将领发布命令说:“明天早晨。鸡一叫就开始驾马套车出发。各军都要填平水井,拆掉炉灶。作战的时候,全军将土都要看我的马头来定行动的方向。我奔向那里,大家就跟着奔向那里。”
  想不到苟偃的下军将领认为,苟偃这佯指令,大专横了,反感他说:“晋国从未下过这样的命令,为什么要听他的?好,他马头向西,我偏要向东。”
  将领的副手说:“他是我们的头,我听他的。”于是也率领自己的队伍朝东而去:这样一来,全军顿时混乱起来。
  苟偃失去了下军,仰天叹道:“既然下的命令不能执行,就不会有取胜的希望,一交战肯定让秦军得到好处。”他只好下令将全军撤回去。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follow one's lead

俄语翻译:

идти на поводу

读音注意:

瞻,不能读作“zhàn”。

写法注意:

瞻,不能写作“詹”。

相关文章:

  • 蜜口剑腹的解释-蜜口剑腹的出处及用法
  • 迷而不反的解释-迷而不反的出处及用法
  • 眉睫之内的解释-眉睫之内的出处及用法
  • 迷头认影的解释-迷头认影的出处及用法
  • 面红过耳的解释-面红过耳的出处及用法
  • 骂天咒地的解释-骂天咒地的出处及用法
  • 卖人情的解释-卖人情的出处及用法
  • 卖剑买犊的解释-卖剑买犊的出处及用法
  • 蔓引株求的解释-蔓引株求的出处及用法
  • 慢弛之阙的解释-慢弛之阙的出处及用法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