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头:lú tó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冶炼铸造等行业的工头。《清史稿·食货志一》:“矿厂丁户,厂员督率厂商、课长及峒长、炉头等编查。”鑪頭:炉头。指冶炼铸造等行业的工头。《清续文献通考·钱币一》:“宝泉局额给鑪头料价,因物值增昂,不敷办公。”

1、光绪三十一年(公元一九O五年)废宝源局,宣统二年(公元一九一O年)废宝泉局。

2、清代除户部设宝泉局、工部设宝源局铸钱外,还在各省设局铸钱。

3、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应天府设宝泉局,掌管铸钱之事。

image.png

4、清初仿明制,在京师由工部设宝源局、户部设宝泉局,铸“顺治通宝”。

5、大中通宝(省局钱):朱元璋平陈友谅后,在江西及各省设专门铸钱的宝泉局。只见有“咸丰通宝”牙质雕样钱,为宝泉局和宝源局两种,一般均为中央所制。

6、清朝管理财政的机关叫户部,下属宝泉局管铸钱。

7、清代宝泉局所铸的进呈内廷的优质钱币。

8、祺祥钱分“祺祥通宝”和“祺祥重宝”,仅有宝泉局、宝源局、宝云局、宝苏局有铸。

9、司衙内设经历司、照磨所、理问所、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等机构。

10、重宝当十有宝泉、宝源、宝巩三局,宝泉局极少。

11、清代沿袭明制,在工部和户部分别设立宝源局和宝泉局,并在各省设立铸局。

12、洪武元年(1368)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并铸“洪武通宝”钱,严禁私铸。

13、【咸丰元宝宝泉局星月当二百】清朝咸丰四年克勤郡王开始铸造发行的钱币之一。

14、有趣的是,这两枚“攵庆版”,同为宝泉局所铸,竟有两种版别。

15、祁韵士从主管造币的宝泉局监督任上交接完毕,账目清楚。

16、宝泉局根据已确定的钱币规格,制作、颁发雕母、母钱和样钱,这种样钱就被称作“部颁样钱”。

17、清承其制,以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

18、背面是宝泉局,为户部所铸。

19、各省之宝泉局则隶属右布政司,因币制混乱,各局时开时闭。

20、宝泉局位于东四四条83号,为明清户部所属铸造钱币的工厂。

21、京城设“宝源局”,各行省设“宝泉局”,掌管铸钱事宜。

22、后任户部主事,监督宝泉局。

23、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宝泉局也被裁撤。

24、各有铸钱局,属户部者为宝泉局,所铸钱供全国经费之用。

image.png

25、皆受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督导。

26、于顺治元年(公元一六四四年)置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均铸“顺治通宝”钱。

27、嘉庆帝下旨将历任宝泉局监督关入天牢,内有重臣朋党、皇亲国戚,顿时朝野大乱。

28、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宝泉局、宝源局铸康熙通宝钱,背满文局名。

29、陆炳不好意思地拍拍额头,相当大方,从钱袋取出一张京都宝泉局官汇票:区区百两不成敬意,尚勿嫌弃,务必收下,以作相识的袍泽之谊。

30、清龚自珍《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礼部之有四译馆,犹户部之有宝泉局,兵部之有马馆而已。

31、宝泉局东作厂其余建筑已改变原有面貌。

32、克勤郡王所铸的宝泉局各钱,带有星、月标记。

33、分别系应天府宝源局和各省宝泉局所铸。

34、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八月,王渔洋任户部右侍郎,主管的宝泉局专门铸造钱币。

35、朝会上,嘉庆闻知宝泉局亏铜巨大,龙颜震怒,下旨彻查。

36、如自西汉上林三官“五铢”至清末户部宝泉局所出“宣统通宝”均属“官炉钱”。

37、各省之宝泉局亦隶户部。

38、后历任东城兵马司指挥、户部郎中、监宝泉局、补西安知府。户部宝泉局铸刷引由?备书例款?各省预期请领?年办年销。

39、后升考功司郎中,负责督理户部宝泉局总监,掌握货币铸造。

40、此后,户部增设宝泉局,专管铸钱,称“钱法堂”,又设督理钱法侍郎官。

41、六月六日,户部宝泉局工匠亦相继行动,包围炉头,并在大厅前喧聚。

42、钱”,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麟年)在江西设置宝泉局,铸造五种大中通宝钱币。

43、工部宝源局及各省宝泉局铸行“洪武通宝”,由工部主管铸钱,下设宝源局。

44、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南昌就有专铸钱币的“货泉局”(也叫“宝泉局”)。

45、宝泉局咸丰大钱版本较多,书体变化较复杂,币材有红铜、黄铜、铁、铅等。

46、清代宝泉局下属东、西、南、北四作厂,全部位于东城界内。

47、《燕都丛考》载:“宝泉局西作厂在千佛寺胡同东北,俗称其地为钱局”。

48、有:户(宝泉局)、工(宝源局)、陕(陕西省局)等二十多个省局名。

49、天启二年(公元一六二二年),又增没北京之户部宝泉局,主官称大使。

50、顺治元年,两个中央直属的铸币局设在京师,户部的宝泉局和工部的宝源局。

51、洪武十年(1377)五月又下令各省设宝泉局铸小钱,与钞兼行。

52、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调任户部侍郎,主管宝泉局。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