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锣:jīnluó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锣之一种。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是乐不用小锣、金锣、鐃鈸、号筒、祇用笛、管簫、絃、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2.比喻太阳。宋陶穀《清异录·润骨丹》:“开元时,高太素隐商山,起六逍遥舘……各製一铭云云。冬日云:金锣腾空,映簷白醉。”

1、俞振飞表演了昆剧《太白醉写》,与张君秋合演了《奇双会?写状》。

2、侍酒,以金花笺赐李白,命进新辞《清平调》,白醉中乃成三章。

3、康正绪的演出代表剧目有《十道本》、《太白醉写》、《大报仇》、《状元媒》、《黑叮本》、《草坡面理》、《葫芦峪》、《五典坡》、《打金枝》、《法门寺》、《杀庙》、《秦琼表功》、《苏武牧羊》、《炮烙柱》、《让都城》、《烙碗计》等。

4、在敞轩楼梯口处挂有当代著名书法名家启功先生所题写的“共登青云梯”木刻匾额,字体清秀,笔力遒劲。景点有观日台、太白醉酒、状元笔、龙头峰、千曲洞(内分天窗、迷宫、地窟)、扶摇青云梯、接仙桥、裁云剪等。

5、南宋至民国年间,钩深堂及北岩崖壁上留下题刻甚多,但由于崖壁砂岩易风化,字迹多漫灭,崖壁现存题刻和有痕迹可辨者70余幅,若加上原钩深堂室内碑刻和文献所载,北岩题刻在百幅以上,绝大部分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书法、文学艺术价值。主要作品有:宋文治画稿“庐山新貌”,喻继高画稿“锦鸡牡丹”,刘旦宅画稿“太白醉酒”、“梨花一枝带春雨”,双面绣“红楼仕女”(晴雯补裘),李苦惮画稿“鱼鹰”,仿古山水秀“深堂琴趣”,“仙女乘鸾”,“雪桥探梅”,“长桥卧坡”等。

6、醉拳中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即玉环醉步,鸳鸯脚)、“鲁智深醉打山门”、“醉八仙”等名称。

7、戏剧题材,《郭子仪拜寿》、《刘备招亲》、《古城会》、神话传说《和合二仙》、《八仙过海》、《蟠挑宴会》、民间故事与民俗方面《彩衣娱亲》、《牛角挂书》、《百恶堂》、《百子图》、《太白醉酒》、《五谷丰登》,还有耕读渔樵,寿福寿、麒麟送子等。

8、唐代大诗人李白醉卧“嘉陵天堑”青泥岭,挥笔疾书《蜀道难》:“离思茫茫正值秋,每因风景却生愁,今宵难作刀州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9、论李白醉态诗学思维之成因

10、李白醉后常有作诗的灵感,可谓妙笔生花。

11、金谷春晴兮,梨花逢雪;冰壶献玉兮,瑶池贯月;栖霞映玉,白鹤卧雪;太白醉酒,贵妃羞月。

12、《太白醉酒》等,注重笔墨的酣畅和情感的宣泄,用笔泼辣苍劲,用墨淋漓氤氲,布局奇崛跌宕,形、神、力、势、情、境俱在,“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气韵生动,趣味盎然,给人以“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感受。

13、自古以来赢得许多羁人过客留恋,曾为诗仙李白醉倒,也使戏剧大师汤显祖叹绝,新安山水秀甲天下。

14、著作有长篇小说《花梦鹃魂》、《幕达春秋》,中篇小说集《0号卖花女》,散文集《翠绿色的信笺》、《爱的叶留》和《院纱女的传说??一德咏影视剧作选》,剧本选《锤炼》、《春回绿水浜》等书籍,其中《翠绿色的信笺》、《翡翠玉》等散文被选入中学教材,《浣纱女的传说》、《洋场歌女》等十余部作品拍摄成电视剧,在中央和北京、上海等电视台播出,全国数十家报刊评介,并在港澳与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发行播出,中篇小说《围捕,在灯红酒绿中》获《文汇报》连载小说奖,电影文学剧本《西施》获全国首届金盾文艺优秀作品奖,报告文学《晚霞,还在燃烧》获《中国法制报》等北京三报联合征文一等奖,新编历史歌剧《梧桐春秋》获第十三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二等奖,《太白醉酒》和《周敦颐爱莲图》等书画作品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名入名作书画展”等展览,并多次发表及展销海外,曾获“中国书园艺术家世纪奖”等多种奖励,其使品、事迹被收入《中国文学家辞典》、《世界名人录》、《世界艺术家名人录》和《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辞书。

image.png

15、第二尊是“太白醉酒”、“诗仙”李白生性豪放,喜好嗜酒,塑像中李白手撑着脑袋,因酒醉半卧似躺,打翻的酒葫芦仍有滴滴酒水洒落。

16、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杂记?圣》:“李白醉圣。

17、其常唱曲目,据1963年5位老先生回忆,仅保留《单刀赴会》、《太白醉酒》、《李亚仙刺目》等;时调滩黄曲目《断桥》、《旅店》、《隔溪秋水》(又名《思秋》、《思凡》、《尼姑梦》)、《温州景》、《昭君和番》等。

18、’”宋楼钥《白醉》诗:“曲身成直身,朝寒俄失记。

19、在双岔路的右边有两个风景“仙人观驿马”和“诗人李白醉酒” 。

20、后拜俞振飞为师,由俞亲授《太白醉写》 、 《奇双会》等戏。

21、更将诗仙李白醉酒吟诗的情景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22、著作出版长篇小说《花梦鹃魂》、《幕达春秋》,中篇小说集《0号卖花女》,散文集《翠绿色的信笺》、《爱的叶留》和《院纱女的传说??一德咏影视剧作选》,剧本选《锤炼》、《春回绿水浜》等书籍,其中《翠绿色的信笺》、《翡翠玉》等散文被选入中学教材,《浣纱女的传说》、《洋场歌女》等10余部作品拍摄成电视剧,在中央和北京、上海等电视台播出,全国数十家报刊评介,并在港澳与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发行播出,中篇小说《围捕,在灯红酒绿中》获《文汇报》连载小说奖,电影文学剧本《西施》获全国首届金盾文艺优秀作品奖,报告文学《晚霞,还在燃烧》获《中国法制报》等北京三报联合征文一等奖,新编历史歌剧《梧桐春秋》获第13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二等奖,《太白醉酒》和《周敦颐爱莲图》等书画作品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名入名作书画展”等展览,并多次发表及展销海外,曾获“中国书园艺术家世纪奖”等多种奖励,其使品、事迹被收入《中国文学家辞典》、《世界名人录》、《世界艺术家名人录》和《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辞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