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叶:jiāoy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芭蕉叶。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宋杨万里《秋雨叹十解》诗之三:“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清张潮《补花底拾遗》卷一:“夏月以蕉叶代簟卧。”2.浅底的酒杯。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回仙》引宋陆元光《回仙录》:“饮器中,惟钟鼎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梨花蕉叶最小。”宋陈造《雪夜与师是棋次前韵》:“掀髯得一笑,为汝倒蕉叶。”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二:“姬能饮,自入吾门,见余量不胜蕉叶,遂罢饮。”★芭蕉叶。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诗:「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宋.杨万里〈秋雨叹十解〉诗:「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浅底的小酒杯。宋.苏轼〈望江南.春已老〉词:「曲水浪低蕉叶稳,舞云风软紵罗轻。」宋.陈造〈雪夜与师是棋次前韵〉:「掀髯得一笑,为汝倒蕉叶。」
1、明无名氏《鸣凤记?幼海议本》:“青琐初开散御香,掀髯长笑入朝阳,触邪自信有神羊。
2、投簪对结绶,握发对掀髯。
3、喜宴日,嵇璜掀髯对太史曰:“殿撰公,我岂妄哉!”众人“咸为齿粲”。
4、进之掀髯笑曰:“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此大宋之光。
5、顶脊塑彩色飞龙二条,昂首相向,中为红日一轮。能使人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
6、佟掀髯微笑,因便借观。
7、出处:《清朝野史大观?郭生始创戏院》:“吴县王鹤琴先生耆年硕德,与谈吴中掌故,则掀髯抵掌,如数家珍。
8、苏子正襟坐掀髯鼓掌,洗盏重新更举觞。
9、至经史证据、国家关系、时势安危、方舆形胜以及兵贼战守攻击之成败,无不抵掌而谈,掀髯长啸,唾骂痛哭而后已。
10、呼童忙为卷疏帘,老子无语但掀髯。
11、掀髯喜,笛声夜起,灯火瓜州市”。
12、朱彝尊则认为,“诗亦清逸,无努目掀髯之状”(《明诗综》)。在汉文典籍中,也只能见到《明诗综》中收录的五言绝句《山雨》。
13、清杨复吉《海鸥小谱跋》:“廿年剑化,一旦珠还,遥稔知不足斋主人,应不禁掀髯一粲也。
14、投簪对结缓,握发对掀髯。
15、能使人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
16、其遇事英发,掀髯论辨,法家拂士不能过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