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外:fēnwài 基本解释:[especially]特别;格外分外高兴分外香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notone\'sduty]本分以外我的工作不分分内和分外●详细解释:1.本分以外。《三国志·魏志·程昱传》:“上不责非职之功,下不务分外之赏,吏无兼统之势,民无二事之役,斯诚为国要道,治乱所由也。”宋沉作喆《寓简》卷二:“而不闻大道者,乃欲以智计力取分外之事,岂不愚哉!”《红楼梦》第七七回:“你们小心!往后再有一点分外之事,我一概不饶!”《人民日报》1975.5.28:“杜医生本职工作做得好,分外的事也抢着干。”2.格外;特别。唐高蟾《晚思》诗:“虞泉冬恨由来短,杨叶春期分外长。”宋杨万里《秋雨叹十解》诗:“湿侵团扇不能轻,冷逼孤灯分外明。”《红楼梦》第七八回:“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嬈。”3.另外。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准了他那先借的四十两银子,分外但得些少东西,勾小生应举之费,便也过望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吴宣教足足取勾了二千数目,分外又把些零碎银两送与众家人,做了东道钱。”4.过分。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这廝那狠毒心如蜂蠆,荒淫心忒分外。”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六○回:“七姑太太又笑道:‘……论起你的才干来,固然,休说一个区区警务处长,便做一个督军、巡阅,也并非分外。’”★◎分外fènwài[especially]特别;格外分外高兴分外香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分外fènwài[notone'sduty]本分以外我的工作不分分内和分外★特别、格外。【造句】月到中秋分外明。★本分之外。指非己所当得的。【造句】除了我们该得的,分外的东西不要拿。★本分之外。指非己所当得。唐.王建〈赠崔礼驸马〉诗:「家中弦管听常少,分外诗篇看即新。」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就准了她先借四十两银子,分外但得些少东西,够小生应举之费,便也过望了。」特别、格外。如:「比赛得奖,分外高兴。」
1、初,详闻公车司马令南郡谢该善左氏传,乃从南阳步诣该问疑难诸要,今左氏乐氏问七十二事,详所撰也。
2、二事业困难时如逆水行舟,必须努力坚持;事业顺境时如顺水放排,必须警惕礁石。
3、二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者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后,缓步的骆驼却不断前进。萨迪
4、在民间的婚丧等红白二事以及风俗性之节日中,唢呐均是主奏乐器。
5、愚周旋海滨者月余,详察地势,周咨人情,有深便于民而藉资国帑者二事,敬谨述陈,以庶几野人暴背之义焉。
6、一百二事实上,你不是修理师,也不是变革者,你是一名前银行家,在做了一段时期的无业游民之后,正在寻找一份新工作。
7、明唐顺之《休宁陈氏墓庐记》:“窃愿徼惠於君子,?其一二事可记者而?於庐之壁,庶几使我后之人其无忘乎。
8、十四年(1519)四月复偕同官历陈“灾异十二事”言:“知之维艰,行之维艰。
9、二事业成于坚韧,毁于急躁。在沙漠中,匆忙的旅人往往落在从容者的后边;疾驰的骏马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10、伏愿察两涂之利害,检二事之多少,圣照玄省,灼然可断。
11、汉元封元年,西王母、上元夫人同授汉武帝《灵飞六甲上清十二事》。
12、如世师子奋迅为二事故。
13、【出处】《梁书?陈庆之传》:“功高不赏,震主身危,二事既有,将军岂得无虑?
14、一百二事实上,这些中国人的信念与西方的某些健康理论相似,可谓殊途同归。
15、(第一事另见于《佛说妙色王因缘经》、《撰集百缘经》卷四善面王求法缘;第二事另见于《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八、《菩萨本行经》卷上、《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二《对治品》;第三事另见于《六度集经》卷六凡人本生;第四事另见于《撰集百缘经》卷四梵摩太子求法缘;第五事另见于《菩萨本行经》卷下;第六事另见于《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六度集经》卷一萨波达王本生、《菩萨本行经》卷下、《菩萨本生?论》卷一尸毗王救鸽命缘起、《撰集百缘经》卷四尸毗王剜眼施鹫缘、《大庄严论经》卷十二、《众经撰杂譬喻》卷上。
16、帝但纳其正士风、重守令二事而已。
17、此书共收录了二百多个六壬预测实例,分为天时、宅墓、前程仕进、终身、流年、婚姻、胎产子息、财产、一课二事务断式、交易谋为、出行访谒、行人音信、疾病、六畜、亡盗、官讼、杂占等,共1 7个类别:求占者有朝中权贵、府州县官、应试举子、衙役巡捕、店主耕夫、和尚道士,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18、臣谨条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12):步兵九校(13),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14),威德并行,一也;又因排折羌虏(15),令不得归肥饶之坠(16),贫破其众,以成羌虏相畔之渐(17),二也;居民得并田作(18),不失农业,三也;军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岁(19),罢骑兵以省大费,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至临羌(20),以羌虏(21),扬威武,传世折冲之具(22),五也;以闲暇时,下所伐材,缮治邮亭(23),充入金城(24),六也;兵出,乘危徼幸,不出,令反畔之虏窜于风寒之地,离霜露、疾疫、瘃堕之患(25),坐得必胜之道,七也;亡经阻远追死伤之害,八也;内不损威武之重,外不令虏得乘间之势(26),九也;又亡惊动河南大开、小开(27),使生它变之忧,十也;治湟狭中道桥(28),令可至鲜水(29),以制西域,信威千里(30),从枕席上过师(31),十一也,大费既省,繇役豫息,以戒不虞(32),十二也。
19、宋苏辙《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将来吏人年满转出,或死亡事故,更不补填,及额而止。
20、宋苏辙《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如此施行,不过十年,自当消尽。
21、游吴越间,客谈二事类之之书以为世戒。
22、唐律规定:诸斗殴“即损二事以上及因旧患令至笃疾,若断舌及毁败人阴阳者,流三千里。
23、除处分谢济世党同伐异、诬陷良臣之外,尚能指出一二事否乎?
24、一百二事后,曾国藩“外惭清议,内疚神明”《曾国藩家书》。
25、北宋嘉佑间(公元1056年-1063年)虔州知军、孔夫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瀚,因州城岁为水啮,伐石为址,冶铁锢之。出处:清袁枚《新齐谐?周将军墓二事》:“山西宁武有周将军遇吉之墓,百馀年来河水啮其旁,坟渐倾泻。
26、乃命近臣书此二事,为後世法。
27、后造朱火丹陵,食灵瓜,味甚好,忆此未久,而已七千岁矣,夫人既以告彻篇目十二事毕,必当匠而成之,缘何令人主稽首请乞,叩头流血耶?
28、《周礼?天官冢宰》提到内宰之职掌:“以妇职之法教九御,使各有属,以作二事,正其服,禁其奇衰,展其功绪。
29、上元夫人即命侍女纪离容,径到扶广山,敕青真小童,出“六甲左右灵飞致神之方”十二事,当以授刘彻也。
30、徵之羿射九日,二事恰牵连互证。
31、二事后我才觉得不对,原来他是存心不良,用游山玩水来麻痹我们,故意拖延谈判时间。
32、大军殿下,敬请结好、互市二事。
33、(10)此外,经中还载有道德丈人、太上丈人、天帝君、九老仙都君、九气丈人、新出老君、五帝、西王母、上元夫人、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等天师道的天真神明。其后帝以王母所授《五真图》、《灵光经》,及上元夫人所授《六甲灵飞》十二事,自撰集为一卷,及诸经图,皆奉以黄金之箱,封以白玉之函,以珊瑚为轴,紫锦为囊,安著柏梁台上。
34、马文才劝陈庆之自立,对他说:“功高不赏,震主身危,二事既有,将军岂得无虑?
35、二事实上,竞争似乎是不协调的因素,但它实际上是使社会一切组成部分联合起来的可靠纽带。
36、【出处】宋?苏辙《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自官制以来,六曹、寺、监,吏额累经增添,人溢於事,实为深弊。
37、【示例】宋?张孝祥《代总得居士与叶参政》:“父子百口,毕命驱驰,指天誓心,罔有二事,伏惟相公怜而察之。
38、孙诒让正义引江永曰:“此征廛是二事。
39、所以后面一段时间,两人经过王老二事件,都相安无事,和平共处。
40、宋陆游《书感》诗:“苦心文章亦未非,与此二事同一机。
41、以阴礼教六宫,以阴礼教九嫔,以妇职之法教九御,使各有属,以作二事,正其服,禁其奇邪,展其功绪。
42、二百二事实上,据中国曲协副*席崔琦透露,2月26日,笑林还担任了朝阳曲协一场慰问演出的主持人。
43、侍女纪离容至云:尊母欲得“金书秘字六甲灵飞左右策精”之文十二事,欲授刘彻。
44、二事实上那段修行生活规律得近乎单调,但却是我最感到充实的日子,不过对师父来说,却可能是一场噩梦,因为当时我们几个徒弟都是少不更事,做事懵懵懂懂,常常成事不足败事有馀。
45、《汉武内传》:“侍女纪离容至云:‘尊母欲得金书秘字六甲灵飞左右策精之文十二事。
46、而此二事,乃见义必为如此,贤者固不测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