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熏北鄙:nánxūnběibǐ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南薰,指虞、舜《南风》诗所表现的兴盛之声;北鄙,指殷纣所为北方边鄙之地的亡国之音。唐司空图《成均讽》:“夫南薰北鄙,祸福相淫;感物穷微,兴亡是繫。”
1、则边鄙已同接壤,郊?无异户庭也。
2、又缘三道?镇,尽扼羌戎,边鄙未宁,望不差发。
3、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则千载之后,边鄙无虞,中国之人,得安枕而卧。
4、降及尧舜,作为千锺百壶之献,因姑射神人以假道,盖至其边鄙,终身太平。
5、示例《文选?张衡〈西京赋〉》:“而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鬻良杂苦,蚩眩边鄙。
6、不常置,掌经画边鄙军旅之事。
7、晋悼公在对待戎族的政策方面,采取了魏绎的和戎政策,即“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二也;戎狄事晋,四邻振动,诸侯威怀,三也;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鉴于后羿,而用德度,远至迩安,五也”《左传》襄公四年)。
8、临遣信臣,与之定约曰:犬戎悖乱负恩,为边鄙患者数矣,能制而服之者,唯在北蕃。【
9、绥静夷僚,治广州(南海郡,今广东广州),统辖经略军、清海军,直辖广管诸州、兼领桂、容、邕、安南四管诸州郡兵,管兵一万五千四百人。当时仁祖以道德感天心,以福禄胜人力,国家绥静,边鄙宁谧,若可以已矣,而犹未也,至和元年,仁祖之三十三年也,方且露立仰天,以畏天变,碎通天犀,以救民生;处贾黯吏铨之职,擢公弼殿柱之名,以厚人才,以昌士习;纳景初减
10、封建史家对南汉的外交政策很赞赏,说南汉“睦邻封,续旧姻,宁边鄙,弧敌兵”;“行李往来,常勤聘问,区区岭外,晏然小安”。
11、自边鄙罢兵,国家闲暇,帝垂意篇籍,始集诸儒考论文章,为一代之典。
12、唐柳宗元《祭吕敬叔文》:“边鄙不靖,俾供舆师。
1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绪言:“‘鬻良杂苦,蚩眩边鄙’,这是说商贩对乡村人偏远地方人诈伪取利。
14、临遣信臣,与之定约曰:犬戎悖乱负恩,为边鄙患者数矣,能制而服之者,唯在北蕃。
15、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日泰西外强敌,越国鄙远而来,今南洋各岛悉为占据,则边鄙已同接壤,郊?无异户庭也。
16、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诸侯威怀,三也;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鉴于后羿,而用德度,远至迩安,五也。
17、他是边鄙寒门,没有读过多少书,现在看到这些家世背景深厚,学问渊博的大臣,他有些不服,但更多的却是自惭形秽,神态也不自然起来。
18、便用许许多多边鄙之民用了成千上万回的老办法,写了贡表,带了贡品,跑到大宋京城去纳贡称臣,以期得到中央政府的承认,能名正言顺地称王一方。
19、内外俱轻者,京师之兵非不多也,而皆未经战阵之士,边鄙之卒非不雄也,势分权轻,将帅数易,非有素所拊循之士,数万人屹然成一镇也,相统以度数,相维以文貌,及至事起,而望其手足之捍头目,难矣。
20、顾吾妻子奈何流落边鄙,为沟中瘠乎。
21、今宋弃信背盟,侵我边鄙,是曲在彼也。五月,金人背盟南侵。
22、而边鄙多虞,生民未?,方欲荡清四海,包吞八荒,有志莫从,遗恨幽壤。
23、诏曰:“边鄙小族,岁有常贡。
24、的人以上国自居,常称南下的北方人为“荒伧”、“伧父”等,意为出于边鄙地区的粗野之人。
25、事例:又有边鄙之臣,~,轻动干戈,深入敌境,使兵夫数十万暴骸于旷野。
26、维公之兴,始率偏旅,儒素奋扬,建威边鄙,遂领名疆,为国藩辅。
27、《文选?张衡<西京赋>》:“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鬻良杂苦,蚩眩边鄙。
28、唐权德舆《大唐四镇北庭行军刘公纪功碑》:“十有五年,肃清边鄙,宜登介祉,永锡遐纪。
29、竖春幡”风俗已实在罕见,但在宋代却连边鄙的海南也随处可见。
30、不少的男男女女成双成对的在这里走着,看到一对对的狗男女亲亲热热的样子,李逸云心里面边羡慕,边鄙视的走到一家卖拉面的小饭店里面走了进去。
31、且边鄙之人,多负壮勇,识外邦之情伪,知山川之形胜。
32、今边鄙不驯,反侧无定,必里哥孛瓦贪暴强悍,深可为虑。
33、《异部宗轮论》:龙象众、边鄙众、多闻众、大德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