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亡:tǎowá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搜索亡命之徒。明汤显祖《遂昌新作土城碑》:“旁邑逋连,伏莽攸兴,蒐慝讨亡,憯莫胜惩。”
1、辖境与粤东犬牙相错,多伏莽,属县僻瘠,几不可治,象?扫除积弊,境内秩然。
2、大难甫平,喘息未定;强邻胁迫,吞声定盟;水旱疠蝗,灾区偏国,嗷鸿在泽,伏莽在林。
3、清代赵翼《吊汤纬堂殉难凤山》诗曰:“一官海外正班春,伏莽无端起劫尘。
4、若温语定紫荆之哗军,夜巡消萑付之伏莽,则又其文事而兼武备者也。都御史刘宗周劾其跋扈,他亦连上两疏弹劾刘宗周,朝廷只得温语相解。
5、时河北多伏莽,乡团跋扈。
6、戎衣两截,舍舍冲陷,渡河而后,无复作南还之望者,皆欲立功名,复汉祚,誓九死以垂勋,不愿一生而伏莽也!
7、如有人违法不纳,即科重罪,贫民无自谋生,富民亦不能自保,当时草泽中间,已多伏莽,再加蠹胥猾吏,代为驱迫良民,叫他去投盗贼,于是愈聚愈众,到处揭竿。
8、万山尽伏莽,民心多反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