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寺:lóng jǐng s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寺庙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西南山地中。历史悠久。寺内有井,称为 龙井 ,寺因以得名。 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游迹》诗:“遂令 龙井寺 ,远配 虎溪桥 。”
1、游江南到西湖每每到龙井品茶,在龙井村狮峰下封了十八棵‘御树’,又在龙井寺题了“龙井八景”,至今崖壁间仍可觅睹其为数可观的留题手迹,他还曾写过龙井茶歌。
2、客多、茶的需求量大,龙井寺周围山林便茶园遍布之地。
3、周岙乡的源口大桥风姿、古永宁漫水桥、人间瑶池;西岸乡的龙井、龙井寺、龙亭、纸山风光;泽雅镇的猫儿屿、龙空石桥、崎云泉、七重岩古樟、天下第一珠、观音阁、寂照禅寺、南斗银潭、半岭瀑布、麻芝川的百丈?(高度为150米)、西山四瀑;金坑峡的石蜡烛、关剪门、石拱桥;七瀑涧的深箩?、鳄鱼潭、青蛙瀑、好汉坡、通幽峡、悬空毛竹游步道、千岩跳廊、翠屏峡、龙虎潭、九龙瀑、三连潭、通天洞、摇摆岩、鹰栖峰、仙足印、悟空迎客、天窗飞瀑;北林?的七寄树、原始沼泽、崎云圣景、黄山茶林;五凤?的古寨城垣、凌云古刹、高山蔬菜……等等,都是游览胜地。
4、五代此地建有龙井寺,相传龙井与海相通,因海中有龙,故名。
5、井旁有龙井寺,初建于五代后汉乾?二年(公元949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6、2005年,龙井寺按历史原貌修复,被违章构建遮蔽的龙泓涧,也已显山露水,为神秘高雅的龙井茶文化景区增添了几分灵动飘逸。
7、沧海桑田,历史变迁,原来大娘居住的茅屋改建成了老龙井寺,后又改名为现在留存的龙井村胡公庙。
8、不到100米的凤岭山山坳里,有座宋代古刹龙井寺,四周翠竹林、古樟丛遮天蔽日。
9、离龙井500米左右的落晖坞有龙井寺,俗称老龙井,创建于五代后汉,初名报国看经院。
10、今里龙井在龙井茶室(原龙井寺)内,为一圆形泉池。
11、整治后的龙井寺呈现山水之胜、林壑之美,集泉文化、茶文化、佛教文化于一景。
12、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产茶寺庙有扬州禅智寺、蒙山智炬寺、苏州虎丘寺、丹阳观音寺、扬州大名寺和白塔寺、杭州灵隐寺、福州鼓山寺、一天台雁宕山天台寺、泉州清源寺,衡山南岳寺、西山白云寺、建安能仁院、南京栖霞寺、长兴顾清吉祥寺、绍兴白云寺、丹徒招隐寺、江西宜慧县普利寺、岳阳白鹤寺、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东山洞庭寺、杭州龙井寺、徽州松萝庵、武夷天心观等等。
13、龙井:坐落于城内东北角,为建水城内一甜水井,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相传为浙江籍移民所建,因其水质、水味与浙江杭州龙井寺中的龙井之水相似,因而赋“龙井”之名。
14、工程从景观布局上分问茶古道区块、南入口区块、建筑主体区块、后山区块,工程范围共占地3.92公顷,维修建筑1176平方米,根据原龙井寺建筑遗址复建建筑879.4平方米,绿化面积2.85万平方米。
15、然而,茶农以及龙井寺的和尚却群起而攻之,说徐茂吴弄错了,这一小包茶叶才是赝品,他们大家的全是本山“实货”。
16、相传北宋年间,杭州知州苏轼,与龙井寺高僧辨才友善。
17、龙井泉旁有龙井寺,建于南唐保大七年(公元949)。
18、狮峰在杭州市龙井寺西侧,天竺乳窦峰右边。
19、一般认为,今龙井泉所在处即龙井寺旧址,这是明正统以后的事。
20、离龙井500米左右的落晖坞有龙井寺,俗称老龙井,创建于五代后汉乾?二年(949年),初名报国看经院。
21、顺着距“龙井寺”不足千米的山路沿阶而下,便来到了古木参天、野趣横生、地处幽静的龙井村。
22、龙井泉旁,斜立一块石灰岩巨石,高约2米,状似游龙,上刻有“神运”两字,故称神运石;在龙井寺下方公路旁,有一块高3米多,颇似云彩的巨石,这就是一片云。
23、一片云东北的公路下面,有一凉亭,原称二老亭,相传是北宋主持龙井寺的高僧辨才出凤篁岭迎接苏东坡的地方。”清陆以?《冷庐杂识?龙井寺》:“高宗纯皇帝……旬日之中,翠华四至,亲洒宸章三十有一,自来名胜莫之能比。
24、沿着修整后的问茶古道,依稀再现龙井寺当年盛况及龙井茶文化的神韵,整理后的龙泓涧水系现出昔日峰回路转、溪泉相伴的美景。
25、第一个种茶的人是僧人,第一本茶书写于寺庙,最好的茶也都产自寺庙,如龙井茶出于龙井寺、大红袍源自天心寺、云雾茶产于庐山东林寺……这些都是“茶佛一家”最真实的写照。
26、泽雅风景区素有“西雁荡”之美誉,南起龙井山龙井寺,北至凌山凌云寺,东起麻芝川百丈祭,西至崎云山荸荠嶂,总面积128.6平方公里。
27、龙井寺的东厢钟楼上,是当年粟裕的办公室。
28、淳?六年,改龙井寺。
29、村内有少保山、财神庙、土主庙、狮子山、子孙殿、龙井寺、文笔塔等古迹景点。
30、顺着距!龙井寺”不足千米的山路沿阶而下,便来到了古木参天、野趣横生、地处幽静的龙井村。
31、2005年,龙井寺按历史原貌修复,龙井寺整治工程以尊重历史为基础,以弘扬龙井茶文化为宗旨,以山涧、清泉、奇石及石刻艺术为景观特色,完善游览观赏格局,挖掘人文内涵,展示龙井茶文化精髓,将龙井寺打造成为“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实证。
32、清道光戊申(1848年)僧立雍重建,改名为龙井寺。
33、龙井茶文化陈列室以图版、实物、雕塑等表现形式,介绍龙井寺的历史沿革以及龙井寺的历代茶事活动,展出了在整治工程中发现的龙井寺古石碑,佐证龙井寺的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