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杖:qì zhà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相传 汉 韩伯俞 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年老力衰,笞打无力,因而哭泣。事见 汉 刘向 《说苑·建本》。后以“泣杖”为尽孝之典型。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丁兰 刻木, 伯瑜 泣杖。” 五代 梁嵩 《代母作倚门望子赋》:“忆昔 伯俞 之志,寧无泣杖之心。”参见“ 伯俞 ”。★汉代韩伯俞因过而受母鞭打,却因感到母亲年老力衰,鞭打无力而哭泣。见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后以泣杖指孝子。五代南汉.梁嵩〈代母作倚门望子赋〉:「忆昔伯俞之志,宁无泣杖之心。」

1、忠孝节义观念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如周公辅成王、丁兰侍木人、老莱子娱亲、董永孝亲、梁节姑姊、齐义继母、秋胡戏妻、聂政刺侠累、豫让刺赵襄子、荆轲刺秦王、二桃杀三士等;荆轲刺秦王画像石《荆轲刺秦王》、《泗水取鼎》、《完壁归赵》是武氏祠较著名的作品。

2、后又从学于丁兰荪,工五旦,兼六旦。

3、丁兰事木母砖雕,北宋,长20cm,宽26.4cm,厚3cm。

4、楞伽峡,在城南7.5公里处,两岸峭绝,钟乳倒垂,石窍玲珑,岩溜飘洒,扁舟过此,丹枫绿藓,冷翠含香,夜阑月吐如珠,光涵山壑,鸡鸣送曙,皓魄西斜,漠漠晓烟,随波上下,岩际倒悬,观音仙人仰卧,丁兰贞女诸石,形容逼肖,巧妙天成。

5、石栏嵌有“王祥臣冰”、“大舜耕田”、“丁兰刻术”、“孟宗哭竹”等二十四孝图的青石浮雕。

6、」昔齐襄公复九世之雠,丁兰报木母之恩,《春秋》美其义,汉史称其孝。

7、有蔺相如、专诸、荆轲等忠臣义士,有闵子骞、老莱子、丁兰、梁高行等孝子贤妇。

8、敦煌遗书中有“丁兰木母,以灵感应”之句。

9、看到*记、省长、常委们这么大力支持溧阳的水利建设,颜景詹、丁兰茂几人的眼眶里都闪耀着激动的泪花。

10、其内空洞平整,其石隅裂一窍,历磴而上,别为窗室,其左隅由大洞深入,石窍忽盘空而起,东迸一隙,斜透天光,其内又盘空而起,若万石之钟,透顶直上,天光一围,圆若明镜,下堕其中,仰而视之,真是井底观天也”。楞伽峡,在城南7.5公里处,两岸峭绝,钟乳倒垂,石窍玲珑,岩溜飘洒,扁舟过此,丹枫绿藓,冷翠含香,夜阑月吐如珠,光涵山壑,鸡鸣送曙,皓魄西斜,漠漠晓烟,随波上下,岩际倒悬,观音仙人仰卧,丁兰贞女诸石,形容逼肖,巧妙天成。

11、【示例】:南朝梁武帝《孝思赋》:“顾丁兰其何人,家河内之野王……刻木母以供事,常朝夕而在傍。

12、建国前入党的有曲志兰、张玉英、丁洪绪、丁孝荣、丁风岚、丁兰平、丁孝厚、丁孝敬等。

13、鲁班尺的后面为丁兰尺,一般用于丈量阴宅四周的尺寸,或葬的尺寸或墓的长宽吉凶,共分为十段,为“丁、害、旺、苦、义、官、死、兴、失、财”,以上为鲁班尺的样式,还有一种鲁班尺后边不是丁兰尺,而是八星,分别为贵人星,天灾星,天祸星,天财星,官禄星,孤独星,天贼星,宰相星,主要是配合前边来用的。

14、[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

15、茂陵巍峨,石刻煊辉;妃冢土香,诗碑晔华;北塔势雄,干云摩斗;孔庙挺峙,耀古辉今;五女坟杜鹃啼血,班昭墓才女流芳!黄山宫,双山墓,槐荫树,丁兰坟,名胜环列,蜚声中外。

16、‘鲁班尺’和‘丁兰尺’合称‘阴阳尺’。

17、他师承许彩金、尤彩云,后又从学于钱宝卿、丁兰荪,工五旦、六旦。

18、不敢望汝如王祥卧冰、丁兰刻木,但如目连尊者度我,下脱沉沦,上登佛果。

19、后因称汉代丁兰所刻其母之木像为“木母”。

20、始居文宣太后忧,依丁兰作木母。

21、每天丁兰在田里工作,中午时都由母亲把午饭送到田里给他。

22、后又从学于丁兰荪,工六旦,兼五旦,某些四旦及昆腔、吹腔武旦戏亦能应行。有些史实,如苏祗婆五旦七调、八音之乐、隋七部乐等,均不见于他书,弥足珍贵。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