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意:zhì y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极深远的用意。《汉书·鲍宣传》:“览五经之文,原圣人之至意,深思天地之戒。”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板经书纪略》:“岂我祖宗求遗书於天下,垂典则於万世之至意乎!”2. 极诚挚的情意。《后汉书·孔融传》:“苦言至意,终身诵之。” 宋 曾巩 《<梁书>目录序》:“有好之之心而不能乐之,未可也,故加之至意以乐之。” 明 李贽 《与河南吴中丞书》:“昨冬获读与 晋老 书,欲僕速离 武昌 ,甚感远地惓惓至意。”3. 志意。心意;情意。至,通“ 志 ”。《荀子·正论》:“ 桀 紂 者,其知至险也,其至意至闇也。” 杨倞 注:“至意,当作志意。”《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汉 郑玄 笺:“好合,至意合也。” 阮元 校勘记:“小字本、相臺本至作志。案志字是也。”★极深厚诚挚的情意。《淮南子.要略》:「诚喻至意,则有以倾侧偃仰世俗之间,而无伤乎谗贼螫毒者也。」《汉书.卷七二.鲍宣传》:「惟陛下少留神明,览五经之文,原圣人之至意,深思天地之戒。」

1、赵凯美是一个完美家,他说,得到这个北宋的这个小字本《伤寒论》,我
2、他爸爸说你叫《仲景全书》吧,于是乎,《仲景全书》这四个字都定下来了,这个版都刷印完了,在一个非常非常偶然之间,他发现了北宋元幼(音)三年,也就是公元1088年,那个小字本《伤寒论》。
3、二是一九二零年,用大字本剪贴缩印了一种“小字本”,小字本又于一九二七年再版。
4、应县木塔所出《花严经》八十卷本,其卷二十四、二十六千字文编号为“爱”字,卷五十一,千字文编号为“首”字,与丰润发现的小字本《花严经》千字文编号全同,书名皆作《大方广佛花严经》而非“华严”,亦同。

5、民国9年(1920)用“大字本”剪贴缩印了一种“小字本”,于是有大小字本之分。
6、闻蜀有小字本,惜未之见。
7、「小字本」又于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再版。
8、小字本”又于民国16年(1927)再版。
9、一九二○年用“大字本”剪贴缩印了一种“小字本”,于是有大小字本之分。
10、缩印“小字本”为十二册,每半叶十五行,行三十字。
11、其父王祖询则开始走上从政道路,家中已经有藏书数千卷,著名的有宋本《陶渊明集》、小字本《通鉴纪事本末》、余仁仲本《周礼郑注》等宋元刻本三十余种。
12、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石印小字本),上海有正书局民国九年(1920)三月初版,一函十二册。
13、现存的戚本,有张开模藏本、泽存书库藏本、有正书局石印本(又分大字本、小字本)。此本眉批前四十回为狄葆贤所加,“小字本”后四十回中也有眉批,为狄葆贤征求他人所加。
14、包含戚沪本、有正大字本、有正小字本、戚宁本。
15、广益书局版石刻小字本,这些版本之间小有差别,但应都属于传抄刻印错误,其所据的原本应该是一个,这个版本是现在外界能够见到的《金口诀》的唯一传本。
16、缩印「小字本」为十二册,每半叶十五行,行三十字。
17、古籍珍本如宋刻小字本《晋书》、宋刻《律?附音义》、宋拓《忠义堂颜帖》等,都早已影印。
18、应县丰润两塔发现,可证辽代雕印佛经《大藏》共有两部,一部是大字疏朗的卷轴本,一部是小字密行、刻印精巧、不满千册的小字本,今两本皆有实物出现,恰为同一种经,可资互相印证。
19、这本书刊刻完了以后,又加入了一本书叫《伤寒类症》,所以《仲景全书》里边收有四本书,一个是小字本,白文本《伤寒论》,一个是《注解伤寒论》,一个是《金匮要略》一个是《伤寒类症》刊刻完了以后,很快这本书就到了日本,现在日本所保存的《仲景全书》是初刻本,这个初刻本的《伤寒论》有错字,有墨钉,我现在我手头有。宋刻的通鉴记事本末现存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刻得稍早一些的淳熙二年刻本,它是每行24字,由于字体稍小一些,俗称小字本;第二个版本就是南宋宝?五年刻本,这个每行是19字,字体大一些,所以俗称大字本,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二号藏品,虽然只有第三卷,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行款,字体,还有这个刻工我们来判断,它确实是南宋宝?五年的刻本,早在明代的时候,宋版书就已经论页计价了,那么到了现在,宋版书的价格是多少呢?
20、缩印“小字本”为12册,每半叶15行,行30字。
21、民国九年(一九二零)用「大字本」剪贴缩印了一种「小字本」,于是有大小字本之分。
22、顾广圻为黄丕烈藏书撰《百宋一廛赋》称:“次道序后,贞曜增重,彼哉玩物,厕诸古董”,黄氏注云“小字本孟东野诗集十卷,每半叶十一行,行十六字,北宋椠也,有集贤校理常山宋敏求后序,及本传贞曜先生墓志各一首,曾藏于延令季氏,亦入传是楼,盖叠为真赏家所重矣”,即谓此书。
23、牛犊用小刀将那上海女人大卸三块:大腿包语文,胳膊包算术,脑袋瓜包了小字本。
24、此本眉批前四十回为狄葆贤所加,「小字本」后四十回中也有眉批,为狄葆贤征求他人所加。
25、一九二零年,用大字本剪贴缩印了一种“小字本”,小字本又于一九二七年再版。
26、其中古籍珍本如宋刻小字本《晋书》已由商务印书馆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宋刻《律?附音义》、宋拓《忠义堂颜帖》近年已影印出版。
27、舜徽偶取视之,皆石印小字本《说文》、《广韵》、《毛诗注疏》也。
28、小字本”又于一九二七年再版。
29、(署号为“立松轩”)所加,“小字本”后四十回中也有眉批,为狄葆贤征求他人所加。
30、例如《说文解字》一书,《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说“黄丕烈有宋刊小字本”,又说有“孙氏平津馆仿宋小字本”、“藤花榭仿宋小字本”,但没有说明孙氏所据宋本、藤花榭额氏所据宋本和黄藏宋本的关系。
31、今天见者,有独处轩藏版大字本、萃芳楼藏版本、凌云阁梓本、三让堂刊小字本、焕文堂刊本等。
32、他重新构成汉字的新的概念,缩小字本身的内涵,赋予它特定的含义。
33、版本用:经本二:唐石经二十卷、南宋石经残本,经注本三:孟蜀石经残本二卷、宋小字本二十卷、重刻相台岳氏本二十卷,注疏本四:十行本七十卷、闽本注疏七十卷、明监本注疏七十卷、汲古阁毛氏本注疏七十卷。
34、仅从其《经籍跋文》记载来看,光是经部书中,向山阁就藏有宋元刊本及罕见秘本近20种,如:宋刻大字本《周易注疏》13卷,影钞宋嘉定本《李氏周易集解》10卷,宋咸淳吴革本《周礼注》12卷,宋婺州刻巾箱本《尚书孔传》12卷,宋淳熙刻本《礼记注》20卷,宋刻本《礼记注疏》70卷,宋刻小字本《周礼注》12卷,元刻元印大字本《毛诗注疏》20卷,元建安郑明德刻本《陈氏礼记集说》16卷,明?宋本《仪礼郑注》17卷,明?宋相台岳氏本《春秋经传集解》30卷,影宋钞单行疏本《?梁传》12卷,影北宋蜀大字本抄本《论语音义》1卷。
35、严州版本字小,又叫小字本),和明代万历年间杭州所刻《资治通鉴》元注本互校,校出异文3000多条,写成《资治通鉴刊本识误》3卷,后来章钰撰写《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时,把张敦仁校勘《资治通鉴》的异文而无别本资印证处,列为附录。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