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天仪:húntiānyí 基本解释:(1)[armillarysphere]∶浑仪作浑天仪。——《后汉书·张衡传》(2)[celestialglobe]∶浑象●详细解释:即浑仪。《后汉书·张衡传》:“遂乃研覈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金史·历志下》:“吴中常侍王蕃云:‘浑天僕者,羲和之旧器,谓之机衡。’积代相传,沿革不一。”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三:“安溪先生云:浑天仪三重。其外一重不动者为六合仪,所以定上下四方之位。其中一重旋转者为三辰仪,所以象天体圜动之行。其内一重周游四徧者为四游仪,所以挈玉衡而便观察。”参见“浑仪”。★◎浑天仪húntiānyí(1)[armillarysphere]∶浑仪作浑天仪。——《后汉书·张衡传》(2)[celestialglobe]∶浑象★同天球仪。★古代观测天体运行的仪器。东汉张衡所制。因饰有玉石,故也称为「玉仪」。《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也称为「浑天球」。
1、这架浑天仪在《晋书?天文志》中有三处记载。
2、著有《浑天仪图说》、《格物测地论》等。
3、复造”二字与上文“作浑天仪”相应。
4、曾自行设计制作“浑天仪”。
5、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
6、又是藏龙卧虎之地,商圣范蠡、秦相百里溪、创造浑天仪和地动仪而举世闻名的科圣张衡、以《伤寒杂病论》恩泽后世的医圣张仲景、以《出师表》名垂青史的智圣诸葛亮都在华夏文明史上铸起了不朽的丰碑。
7、浑天仪(古老航海仪器)表示葡萄牙人航海的成就。
8、郑玄注“璇矶玉衡,浑天仪也。
9、或称浑天仪、浑天象。
10、剩下的浑天仪和简仪竟是庞然大物。
11、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1人们可以通过浑天仪观测到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
12、著有《坤舆全图》、《新制浑天仪》等书。
13、著有《五经问难》、《四书通辨述》、《浑天仪说》等。
14、浑天仪的黄、赤道上都画上了二十四气。
15、《后汉书?张衡传》:“遂乃研?阴阳,妙尽?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罔论》,言甚详明。
16、这座古天文台名为“水运仪象台”,内有“浑天仪”和“浑象仪”以及报时装置“昼夜机轮”。
17、因而浑仪和浑象常统称为浑天仪。
18、著《素问天倾西北之妄辨》及《浑天仪图说》、《行海测天法》、《天体无色辨》、《天形北高南下辨》、《荧惑守心论》、《格物测地论》等。
19、于是,洛下闳名声大振,浑天仪也广为人知。
20、西方的浑天仪最早由埃拉托色尼于公元前255年发明。
21、剩下的浑天仪和简仪竟是庞然大物。在泰山之巅举行祭天仪式。
22、图为弄堂里的小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浑天仪。他开始制造了浑天仪,景表,浮漏等天文仪器。
23、为什么产生浑天仪的民族没有产生牛顿力学?
24、由于这件浑天仪能够科学地演示日月交食之成因,一经入宫使用,对于刚刚结束新旧历法之争的康熙朝,在再度应用西洋历法、改进中国测天仪器等方面,都起了积极的诱导作用。而与包括日月及各大行星及基本恒星方位数据、日月交食、行星动态、日月出没、晨昏蒙影、常
25、陈普在天文方面还著有《浑天仪论》一书。
26、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
27、浑天仪可旋转故曰璇。
28、清鎏金银浑天仪,宫廷天文仪器。
29、认为所有冠以或不冠以张衡之名的《浑仪》、《浑仪注》、《浑仪图注》、《浑天仪注》等等都是后人的作品。
30、隋将王世积俘其为家奴,造水力浑天仪。
31、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32、自马努埃一世起浑天仪成为该国之象征。
33、浑天仪,古器也。
34、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借鉴改进发明了“水运浑天仪”、“水运仪象台”。元佑三年(1088年),苏颂主持复制先进的天文观察仪器“水运仪象台”。
35、它的外部轮廓有球的形象,合于张衡所主张的浑天说,故名之为浑天仪。
36、张衡不仅发明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浑天仪,而且还写出了世界史中不朽的天文学名著《灵宪》和《浑天仪图注》。
37、玑衡:古代测量天象的仪器,即浑天仪。
38、《文选?陆?〈新刻漏铭〉》“铜史司刻,金徒抱箭”唐李善注:“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曰:盖上又铸金铜仙人,居左壶;为胥徒,居右壶。
39、敕修孔子庙及浑天仪。
40、即浑天仪而不可运转窥测者也。
41、梁令瓒为唐代开元集贤院学士,曾与僧一行合作设计过浑天仪,是一个学者暨画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