愍念:mǐn ni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犹怜悯。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上古真人愍念将来之可教者,为作方法,委曲欲使其脱死亡之祸耳。”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五:“﹝ 谢端 ﹞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晋书·周处传》:“詔曰:‘ 处 母年老,加以远人,朕每愍念,给其医药酒米,赐以终年。’”
1、《无量寿经》卷上:“愍念众生,问此慧义。
2、如来因愍念其国将受龙害,乃以神通力自中印度来化此龙。
3、愍念人生丁壮不久。
4、尔时世尊告舍利子吾今愍念一切有情。
5、菩萨三昧慈哀一切十方诸天人民,父母兄弟妻子,怨家债主泥犁薜荔畜生,诸在厄难勤苦人及非人,萨和萨,皆欲令解脱勤苦,得出生人道,奉行六波罗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是为菩萨三昧法;菩萨三昧等心,护一切十方诸天人民,父母兄弟妻子,怨家债主泥犁薜荔畜生中人及非人,萨和萨,皆欲令解脱勤苦富乐安隐,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是为菩萨三昧法;菩萨三昧等意,慈心哀愍念一切十方诸天人民,父母兄弟妻子,怨家债主泥犁薜荔畜生中人及非人,萨和萨,视之护之如母亲护赤子,一切平等无有异意,已平等是为三昧法;从是自然得五旬菩萨,坐起昼夜思惟常当平心等意,尔乃为菩萨三昧法。
6、平其本心愍念一切十方蒙恩。
7、佛言:文殊,汝大慈无量,愍念罪苦众生,能问斯事,我若具说,一切众生,无能信受。
8、元智松柏庭述《梁皇忏法》的起源及其意义说:“世尊愍念四众,为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命礼诸佛,洗清障垢,依教奉行,俱获解脱。
9、戒藏?谓菩萨善奉持饶益戒、不受戒、不住戒、无悔恨戒、无违诤戒、不损恼戒、无杂秽戒、无贪求戒、无过失戒,无毁犯戒等十种无尽净戒,具足圆满,无所毁犯,又因愍念众生颠倒破戒,而为说真实法,令离颠倒,使得净戒。
10、第十时南无佛,南无法,南无比丘僧,南无诸菩萨,南无檀那鸠溜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菩萨当慈心愍念一切人民,见贫者富者豪者贵者卑贱者,强健羸瘦怯弱者,心常念之欲使齐等,常愿使十方平如水无山,人民贫富等等无异,寿命长短等等无异,豪贵卑贱等等无异,求道同心,常愿俱发大乘之业,一切人非人,皆发无上正真之道,悉有智慧,悉行布施无有悭贪,悉持经戒,悉能忍辱,皆能精进,一心入定,见化三昧皆有沤和拘舍罗,见迷惑者,愿使之疾见正道,阴冥者得睹光明,疾者皆使除愈,强健各现色力,陆行愿使人马车牛肥壮,人手足筋力强健财物安隐,船行者东西南北上水下水各得其愿,船车安隐,帆行调利,贾市百倍千倍万倍,住止得处卖买便利,贵贱各得所愿,居家者妻子父母公妪皆使安隐,水火盗贼疾县官无有,居官者常得安隐,发心爱育人民,家人富饶无有贫穷忧厄苦剧者,是为菩萨十一时戒平等之行,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欢喜,皆得阿惟越致,诸天神地神山神皆来侍卫带是经者,一切灾害不敢干犯,是为菩萨已得神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