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shào bi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词牌名。也称稍徧。双调,有一百六十字、二百字、二百二字、二百三字、二百四字数体。见《词谱》卷三九。2. 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般涉调。北曲较常见。
1、《哨遍?耍孩儿》套曲:“不思日月搬乌兔,只与儿孙作马牛,添消瘦。
2、《哨遍?高祖还乡》套曲:“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
3、鹊踏枝黄昏里哨遍林梢,双雁儿呀呀叫。
4、中吕:齐天乐.红衫儿.白鹤子.般涉哨遍.沁园春.泣颜回.扑灯蛾.驮环着.添字红绣鞋.古轮台。
5、本在以后的中原地区没有流传,金元诸宫调中也仅有《醉落魄缠令》、《点绛唇缠》、《哨遍缠令》等曲牌出现,但已很难分出引子和尾声,它们都和正声曲牌溶为一体而成了一个新曲牌。
6、《哨遍》套数:“世事抟沙嚼蜡,等闲荣辱休惊讶。
7、《哨遍》套曲:“一斗粟与亲眷分了颜面,二斤麻把相知结下寇?,真纰缪。
8、尝见杨玉娥唱商道的双渐小卿,因作鹧鸪天及哨遍以咏之,今存太平乐府中。
9、出处:元?曾瑞《哨遍?思乡》:“花解语,娇相并,旦暮花魔酒病。
10、宋辛弃疾《哨遍》词:“古来谬算狂图,五鼎烹死,指为平地。
11、《哨遍?古镜》套曲:“寒光皎洁明盈室,素魄团圆照满天。
12、元杨立斋《哨遍》套曲:“啼玉靥,咽冰弦,五牛身后更无传。
13、《哨遍?皮匠说谎》套曲:“新靴子投至能够完备,旧兀剌先磨了半截底。
14、有的虽不标明嘲或戏,但本身却以滑稽语出之,如元人杜仁杰的[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等,读此类曲,使人往往忍俊不住而笑。
15、--元.杨立斋《哨遍》套曲:.....终少些团香弄玉,惹草粘花。
16、【哨遍】将往事从头思忆,百年情只落得一口长吁气。
17、以军功为给事中,孝文帝称他为好尚书才郎。【哨遍】一自才郎别后,相公那帘幕里香风透。
18、遂?括坡仙之语,为《哨遍》一阕,词成而歌之。
19、这种唱赚的脚本在以后的中原地区没有流传,金元诸宫调中也仅有《醉落魄缠令》、《点绛唇缠》、《哨遍缠令》等曲牌出现?但已很难分出引子和尾声?它们都和正声曲牌溶为一体而成了一个新曲牌。
20、【出处】南元?董君瑞《般涉调?哨遍》:“你是多少人称赞,道你量如江海,器若丘山。
21、明陶宗仪《辍耕录?哨遍》:“看钱奴自古呼铜臭,徇己苦贪求,待不教,泉货周流,忍包羞,油铛插手,血海舒拳,肯落他人后?
22、《松江哨遍》词序:“至预作数语以状风景胜概,辞不意逮,笔随句阁,良可慨叹。
23、元钱霖《哨遍?看钱奴》套曲:“忍饥寒?得家私厚。
24、[哨遍]听说罢心怀悒悒,把一天愁都撮在眉尖上。
25、出处:元?杨立斋《哨遍》:“三国志无过说些战伐,也不希咤,终少些团香弄玉,惹草粘花。
26、元曾瑞《哨遍?秋扇》套曲:“最难甘递互相抬贴,卖弄他风流酝藉。
27、汉班固《答宾戏》:“近者陆子优游,《新语》以兴;董生下帷,发藻儒林。》中说:“有《董哨遍》词云云,此词连情发藻,妥贴易施,体格于乐章为近。
28、元曾瑞《哨遍?羊诉冤》套曲:“火里赤磨了快刀,忙古歹烧下热水。
29、出处:宋?刘学箕《松江哨遍》:“松江太湖,举目千里,风涛不作,水面砥平。
30、【示例】元?曾瑞《哨遍?羊诉冤》套曲:“舍命于家,就死成仁,杀身报国。
31、工曲,有自赋大鼻子哨遍,又有破布衫、耍孩儿盛行于世。
32、宋?吴潜?哨遍?在晋永和词:於宇宙之中,游心骋目,此娱信可乐只。
33、《哨遍?高祖还乡》套曲:“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幺大户。
34、《哨遍?嗓淡行院》套数:“待去歌楼作乐,散闷消愁,倦游柳陌恋烟花。
35、在抗战暴发前,这样的防空哨遍布了中国的乡村原野山岭。
36、宋刘克庄《哨遍》词:“嗟此意谁论,其言甚壮,孔颜犹有遗旨。
37、宋苏轼《哨遍?春词》:“颦月临眉,醉霞横脸,歌声悠扬云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