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丽:jù l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 句驪 ”。★见句骊。
1、当前研究高句丽归属的几个问题
2、于此可风古代高句丽群舞之一斑。
3、玄菟复徙居句丽。
4、而且,高句丽与现代韩国人有着真实的种族联系,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韩国是高句丽王朝历史惟一并合法的继承人。
5、四月,唐军攻破高句丽盖牟城,俘虏两万多人,缴获粮食十多万石。
6、集安长川高句丽一号墓的佛教壁画
7、道真向带素王报告颠覆高句丽计划,带素王批准。
8、高句丽人崇拜起源于中原的神物三足乌。
9、征高句丽,唐军及诸胡兵共计35万。
10、372年,高句丽官方采用佛教为其国教,并创立国学来教育贵族。
11、因为玄菟旧治沃沮城,在沃沮人,也就是秽人的分布区,所以才“徙郡句丽西北”,总之,不论是汉武帝灭卫氏朝鲜以后设四郡,还是汉昭帝对四郡进行的并省,都是立足于当地民族分布格局基础之上的地方设置。
12、但是此时,唐朝并不希望百济绝嗣,在迅速扑灭高句丽故地的叛乱后,唐偏军攻入新罗,新罗多败,上书求罪。27岁领偏军北征甘肃仇池中,破敌武兴、兰皋二垒,遂从谷口入关,占谈提城,因战功袭父爵“晋兴县男”,后调建康令,有能名。
13、公元493年,弱水杂戎??部,乘唐王朝灭东北高句丽、扶余国而耗尽国库,国势日衰之机,起兵灭夫余国,并统一粟末、白山、伯咄、安车骨、拂理、号室、黑水等七部杂戎,称雄东北。
14、百济恃高句丽之援,不但屡屡侵犯新罗,还断绝了对唐的通贡。
15、(注1)但对于太宗的调解,百济与高句丽徉称顺命,实际上并未停止攻侵。
16、冬十月,高句丽攻拔关弥城。
17、炀帝对高句丽的战争使隋朝元气大伤,终于在六百一十八年被唐朝取代。
18、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会聚了朝鲜时期九座王陵的著名的东九陵就位于九里市,最近在阿且山附近又发现了许多大规模的高句丽遗迹,并正在加以复原。
19、隋朝文、炀两帝,共四征高句丽:“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
20、172年,耿临率领军队攻打高句丽。
21、二月,后燕慕容盛将兵3万袭高句丽,拔新城、南苏。
22、在王氏高丽建立以前,新罗贵族弓裔曾要复兴高句丽并建立后高句丽。
23、最新消息: 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传来消息,主体坐落于吉林省集安市的“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我国的世界遗产名录增加到30个。
24、此后国内城作为“别都”,列高句丽三京之一。
25、王褒高句丽曲云:“萧萧易水生波。
26、曰高丽,又曰高句丽,居平壤,即乐浪也。
27、隋代统一后,高句丽乐被列入隋代九部乐和唐代十部乐之中。
28、六百一十三年,隋炀帝再征高句丽,又以失败告终。
29、薛仁贵令鼓西而进,乘胜进占乌海城,以待后援,此时薛仁贵心中一定又想起自己仅率两千人攻入高句丽重镇扶余城的壮举,“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歌声似乎又在西域回响。
30、新的公寓正矗立在原来高句丽城堡所在之地。
31、总章元年(668年),唐军破平壤,灭亡高句丽。
32、中国方面则表示高句丽王朝是在中国境内发现的一个附属国家,由此派生的皇室是中国汉代人民的一部分。
33、《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中的乐浪国纪事有很重的传说成份,这主要是受内地传说影响演变而成的;
34、一百六同时,高句丽屡遭隋军剽掠攻击,自己又主动毁坏稼禾,实行坚壁清野,虽顶住了隋军进攻未致亡国,但三年不种稼穑,野无青草,举国饥荒,亦举动困弊,难以招架。
35、其前身是当时法国著名的马赛大学实验室。北夫余是高句丽的前身。
36、开皇十六年(596),高句丽僧人波若至天台佛陇从智者学法,在天台山华顶修道16年未曾下山,后坐化于国清寺。
37、但冯弘却以出巡属国的天子自居,倔傲如昔,而且在高句丽境内建立自己的独立政府,发号施令。
38、魏燕战争前后北魏与高句丽的交往
39、高句丽的渊盖苏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荣留王并控制军队,拥戴傀儡国王宝藏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