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因循:gǒuqiěyīnxún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得过且过,不求进取。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愿陛下鑑汉、唐、五代之所以乱亡,惩晋武苟且因循之祸,明詔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郭沫若《羽书集·把精神武装起来》:“烂熟的封建文明持续了过分长久的年代,没有得到蜕变,更加以清朝三百年的无理的统制,养成了一种苟且因循的习惯,毫无积极进取的精神。”

1、指被权贵者所收容接纳);苟且因循(得过且过,不求进取);苟免(苟且免于损害)。

2、水往低处流”,“桃子找软的捏”,如此的随缘,长此以往就是欺软怕硬、贪生怕死、得过且过、苟且因循。

3、今日职守之废、职守之苟且因循,不认真、不尽法而自以为是(172)。

4、自从魏晋诸儒分象象文言入经、而《易》非古,注疏传诵者苟且因循以至于宋。

image.png

5、二是官吏的升迁以政绩为准,反对苟且因循。

6、郑观应《盛世危言?垦荒》:“处堂燕雀,苟且因循,坐使万里疆陲,他日拱手而让之强敌也,衮衮诸公,纵不为子孙久远之计,不念国家养育之恩,又将何以自解?

7、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8、懒,所以苟且因循敷衍,做事不认真;懒,所以贪小便宜,以不正当的方法解决个人的生计;懒,所以随俗浮沉,一味圆滑,不敢为正义公道奋斗;懒,所以遇引诱即堕落,个人生活无纪律,社会生活无秩序。

9、今日职守之废、职守之苟且因循,不认真、不尽法而自以为是。

10、因为苟且因循,所以必定使社会走向死亡;因为敢于冒险,所以能够创造世界。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