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头:chán tóu 基本解释:(1) [decorating brocade round the head in ancient actors]∶指古代艺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装饰(2) [present actors with brocade]∶演毕,客人赠艺人的锦帛;后作为送给艺人礼物的通称五陵少年争缠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 [white cloth round the head in Hui nationality]∶回族人以白布包头●详细解释:1. 古代歌舞艺人表演完毕,客以罗锦为赠,称“缠头”。 唐 杜甫 《即事》诗:“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太平御览》卷八一五引《唐书》:“旧俗,赏歌舞人,以锦綵置之头上,谓之‘缠头’。”2. 后来又作为赠送妓女财物的通称。 宋 陆游 《梅花绝句》:“ 濯锦江 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当日取出十两银子送与 王赛儿 ,做昨日缠头之费。” 郁达夫 《日本竹枝词》之九:“公子缠头随手掷,买花原为卖花人。”3. 我国 回 族和 维吾尔 族,有一部分人习以白布缠头, 清 代官书或文籍中常称为 缠头 、 缠头回 或 缠回 。《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城内及附近 回 民约万餘户,男戴印花小帽,女穿红衣,土人呼为 缠头 。” 范长江 《中国的西北角》第四篇九:“ 新疆 大部的人口是 东土耳其 人,大致即 中国 历史上所谓 突厥 。他们喜以布包头,故 汉 人呼之曰 缠头 ,又因他们多半奉回教,故又叫做 缠回 。” 董必武 《我国抗战二年来的民众运动》:“西北的 缠回 ,西南的 苗 夷,都认识 日 寇的凶残狡猾,都激起同仇敌忾的热忱。”4. 缠扰不休的人。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二折:“我这个度人的好是缠头。”★◎ 缠头 chántóu(1) [decorating brocade round the head in ancient actors]∶指古代艺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装饰(2) [present actors with brocade]∶演毕,客人赠艺人的锦帛;后作为送给艺人礼物的通称五陵少年争缠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 [white cloth round the head in Hui nationality]∶回族人以白布包头
1、其时皇族权贵礼亲王昭木连在所著的《啸亭杂录?郑八》记述道:“魏长生甲午岁入都,名动京师,凡王公贵位,以至词垣粉署(即翰林院???笔者)无不倾掷缠头数千百,一时不得识交魏三者,无以为人。
2、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曩空苦羞涩,留得一钱看”,嗟其穷愁如此;及云“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笑时花近靥,舞罢锦缠头”,则又疑其侈丽也。
3、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4、其中的人物带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缠头,大部分人物赭面,反映出吐蕃人特有的风俗和装饰风格。
5、《觅灯因话?翠娥语录》:“畴昔微通一笑,白面郎争与缠头。和“矮脚虎”王英、白面郎君郑天寿占山为王,并成为清风山的山主。
6、过着:“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日子。
7、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二折:“我这个度人的好是缠头。
8、在这个大盆子旁边的地毯上,坐着罗切斯特先生,身裹披巾,额缠头巾。
9、辄从梨园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
10、天德称大都督,白莲教军以白布缠头,竖立旗号。
11、宋苏轼《古缠头曲》:“转关?索动有神,雷辊空堂战窗牖。
12、窗下佳人,妆罢重将金插鬓;筵前舞妓,曲终还要锦缠头。
13、白头瑶:妇女顶蓝布红边头帕,缀红白线缠头为饰,青蓝色长衣裤并缘以红白色花边。
14、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
15、窗下佳人妆罢重将金插鬓;筵前舞妓曲终还要锦缠头。
16、⑦缠头:指赠与歌舞者之锦帛或财物。
17、明光百尺锦缠头,馥郁双花金屈膝。
18、有些陶像缠头巾、戴珠宝,比较富有。
19、各司士兵“或皮铠兜鍪络以长,或毡笠绒衣结束大带,或彩缯缠头以别伍,或画衣饰甲以别营”,各据方位,行图布阵,“金鼓喧阗,旗幡炫耀”。
20、……朝复夜,费蜀锦吴绫,那惜缠头价。
21、金络脑堤边骏马⑷,锦缠头船上娇娃⑸。
22、单刀要求勇猛迅疾,多有缠头撩花动作。金络脑堤边骏马⑷,锦缠头船上娇娃⑸。
23、《霓裳》一曲锦缠头,杨柳楼心月半钩。
24、割礼;(2)产翁,即生孩后为父的需卧床,充任产妇形象;(3)按摩;(4)木乃伊(尸体防腐术);(5)巨大石碑;(6)青少年缠头以改变头形;(7)文身;(8)太阳和蛇相联系的宗教;(9)用字形象征好运。
25、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26、之所以称为“红头阿三”,原因大致有这几种说法:凡印籍巡捕皆头缠红巾(实际上,印捕充任交通警、巡逻警的用红巾缠头,任看守警为黄巾缠头)所以叫“红头”。
27、缠头丰侈,攘臂纷纭,南北所经,无与同者。
28、貌类夜叉,皆以自锦缠头,拖朱衣及地。
29、与此相类,五陵亦非实指地名,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五陵年少挣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3)此时的白乐天亦并非在陕西五陵,而是在江州,所谓“江州司马青衫湿”。
30、窗下佳人,妆罢重将金插鬓;筵前舞妓,曲终还要锦缠头。“蜀锦”,是四川的丝织品,当时很名贵,古时歌女多以锦缠头,因借“缠头”之名指称赠与她们的财帛。
31、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32、越人无用殷冠,怕机事、缠头不耐烦。
33、但各地区、各教派缠头的款式各异。
34、,“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
35、清叶衍兰《秦淮八艳图咏》:“大铖欲藉生为解倩人,日载酒食与生游,为香备妆?及缠头赀甚钜。
36、男女椎髻,白布缠头,穿长布衫。
37、酒过三巡,国王请马骥唱高雅的歌曲,马骥立即起身,他学罗刹国歌女的样子,也用白绵缠头,唱了几曲靡靡之音。
38、他穿着褐色的短衣,下身穿着喇叭裤,脚上还有缠腿,就像电影里面那些西域江湖人的劲装,脸上白白净净的没有胡子,头上的缠头也是褐色的。
39、常见动作有:缠头裹脑、刺刀、劈刀、撩刀、云刀、带刀。
40、酒盈瓯,锦缠头,休令人老花残候,花退落红人皓首。
41、少年豪华自放,挟轻肥游帝京,押官妓李师师,缠头以千万,酒船歌板,宾从杂沓,声艳一时。
42、明光百尺锦缠头,馥郁双花金屈膝。酬歌何惜锦缠头,清音暗绕梁尘起。
43、起义者以白布缠头,称“白头军”。
44、大街上熙熙攘攘尽是人。其中有不同国籍的欧洲人,戴尖帽子的波斯人用布带缠头的本雅斯人戴方帽子的信德人穿长袍子的亚美尼亚人戴黑色高帽子的帕西人。
45、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朝复夜,费蜀锦吴绫,那惜缠头价。
46、谁掌握了权力(Power),谁就是历史的书写者,意义的生产者,而在当权者所掌控意义的生产过程中,势必是经过监督、检查、过滤、打压或消毁其他意义诠释才得以流通并再生产知识植入贯输於普罗众生,以确保其政权优势地位。此时,马伏海茅塞顿开,对以前《古兰经》经典中隐晦不明的教义有了新的领会,后在马伏海的请求下,缠头老者向他贯输了理学知识(向他吹了一口仙气,让其浑身松懈)使马伏海懂得了“人主合一”和“化己归真”的奥妙,最后老者向马伏海详述了“黑兹勒”本人的由来,说他的知识是因饮了阿布哈亚提(永活不死)的水而来,他将永存不死且活进天堂。
47、抗战前夕,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中对回族妇女作过这样的描述:“头戴面罩,远视之,颇似新疆缠头女子……”而记者看到,绵延2 00多公里的贺兰山脉,横亘于宁夏西北部。拓跋匹孤因此愤恨不平,率领一些部族人出走,由塞北阴山、河套一带,沿黄河、顺贺兰山脉东麓南下,至河西、陇西以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至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一带游牧。
48、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49、胜似缠头千锦、共藏珍。
50、之一,又名《锦缠头》、《锦缠绊》。
51、⑸锦缠头:古代歌女把锦缠在头上作为妆饰。
52、以上论述,似只说明了当时达官、贵族的喜好男色有一些有利条件,至于更广泛的社会原因,谢肇浙在《五杂俎》中指出:“衣冠格于文网,龙阳之禁,宽于狭邪,士庶困于阿堵,断袖之费,杀于缠头,河东之吼,每末减于敝轩,桑中之约,遂难偕于倚玉,此男宠之所以日盛也。
53、谢肇浙在《五杂俎》称:“衣冠格于文网,龙阳之禁,宽于狭邪,士庶困于阿堵,断袖之费,杀于缠头,河东之吼,每末减于敝轩,桑中之约,遂难偕于倚玉,此男宠之所以日盛也。
54、金络脑堤边骏马,锦缠头船上娇娃。
55、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56、剖腹藏珠,爱财而不爱命;缠头作锦,助舞而更助娇。
57、宁顺、平顺地区的一些年长的男子常蓄长发,布巾缠头,身穿沙笼。
58、宋秦观《梦扬州》词:“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
59、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60、以上论述,似只说明了当时达官、贵族的喜好男色有一些有利条件,至于更广泛的社会原因,谢肇浙在《五杂俎》中指出:“衣冠格于文网,龙阳之禁,宽于狭邪,士庶困于阿堵,断袖之费,杀于缠头,河东之吼,每末减于敝轩,桑中之约,遂难偕于倚玉,此男宠之所以日盛也。
61、四翩儿乔弯纽,甚实曾官梅点额,谁肯将蜀锦缠头。
62、《缠头百练》等戏曲选集收有散出。
63、《即事》诗:“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64、笑回不觅锦缠头,四坐金钱落如雨。
65、全名《新镌出像点板怡春锦曲》,别题《新镌出像点板缠头百炼》,唯版心则作“怡春锦”。
66、老年妇女以白毛巾缠头。
67、陈醉在广东举办画展“陈醉书画展”日前在广东省揭阳市博物馆展出。宋陆游《夜宴赏海棠醉书》诗:“醉夸落纸诗千首,歌费缠头锦百端。
68、谱字红蔫,剪烛记同看。红锦缠头罢,金钗剪烛明,有酒如渑。
69、以黑或蓝布缠头或制作各式帽子,上镶小银泡、料珠,或者坠上许多丝线编织的流苏。
70、明徐霖《绣襦记?套促缠头》:“你看他词色太骄人,使区区疑虑生。
71、破费八姨三百万,大唐天子要缠头。
72、酬歌何惜锦缠头,清音暗绕梁尘起。
73、少林梅花刀可夸,亮势望月外五花;甩刀缠头藏刀热;白鹤亮翅撩劈扎;平分截腰推磨刀;交刀大劈下单叉;接二连三连步砍,磨盘旋风背刀花;滚身翻劈分左右,精练实用走天涯。
74、舞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75、红锦缠头罢,金钗剪烛明,有酒如渑。
76、《锦缠道》:又名《锦缠头》、《锦缠绊》。
77、用白头巾或方格布缠头。
78、传说马明心曾经扔下他的太斯达尔(缠头白巾),娶义军见物撤离。
79、或布料缠头,俗有“缠头回回”之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