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垲:shuǎng kǎ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高爽干燥。《左传·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塏者。” 杜预 注:“爽,明;塏,燥。”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虽 河 北之爽塏,犹橘柚之不迁。”《明史·梁庄王瞻垍传》:“ 正统 元年言府卑湿,乞更爽塏地。”2. 指高燥之地。 林纾 《苍霞精舍后轩记》:“余家洲之北,湫溢苦水,乃谋适爽塏。”★高爽乾燥的地方。《左传.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明史.卷一一九.诸王传四.梁王瞻垍传》:「正统元年言府卑湿,乞更爽垲地。」
1、况河冀之爽垲,与江介之湫湄。
2、况河冀之爽垲,与江介之湫湄。
3、营新宫于爽垲,拟承明而起庐。
4、其地后控蒙顶,前瞰衣江,登高眺望,水秀山明,实爽垲之胜域,为神灵之奥区。
5、《方舆纪要》载:“岩有四门,虚明爽垲,其奇胜实不亚南山也。
6、占幽胜而挹爽垲(2),非不美也。
7、时李爽垲任旅部参谋长,窦联芳、王宾皆为连长。
8、初,前守种侯度爽垲之地于川之西南,背山面川,规可以容数百区之广,以为不如是之宏大,则不足称佛宇之尊;今守张侯谓经营之既久,而恐勤者有惰,日加戒促,以底厥成功。
9、统观全貌,爽垲宏敞,庄严绚丽,举世瞻瞩,气象万千。
10、《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恩》:“又以思恩旧治瘴雾昏塞,宜更之爽垲。
相关文章: